
11月16日,一輛鏟車在河北南宮一家生物發電公司儲料場工作。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11月16日,河北省南宮市居民郭倩用溫度計展示自家的室溫。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11月16日,在河北省南宮市一生物發電公司,工作人員檢查發電機運行情況。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11月16日,河北南宮一生物發電公司工作人員韓闖在檢查秸稈等原料輸送裝置運行情況。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11月16日,河北南宮一家生物發電公司的儲料場堆滿了秸稈。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11月16日,工作人員在河北南宮一生物發電公司儲料場搬運秸稈。近日,河北省南宮市迎來了供暖季,當地使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經過熱循環裝置、真空水循環系統和地下管道,將熱量輸送到城區1.6萬多戶居民家中,秸稈回收利用成為這個城市供暖的新熱源。據了解,當地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及供熱,年可節約標準煤10萬噸。新華社發(陳雷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