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在電動汽車方面,中國企業已經準備在技術上達到西方同等水平。不論私人還是公共中國投資者正慢慢做出自己的選擇,讓一些初創企業破產并扶植另一些初創企業。 德國《南德意志報》11月15日以《中國汽車業強行超車》為題報道稱,例如幾年前才成立的蔚來電動車公司獲得了數十億歐元的啟動資金,現在正向世界進軍,蔚來公司的工程師也在倫敦、慕尼黑和舊金山工作,然后他們將在中國制造他們研發的電動車,并從中國出口到國外。此外,沃爾沃汽車的所有者中國吉利汽車公司也想通過自己的電動車品牌“Lynk&Co”和“Polestar”做同樣的事情。 報道稱,在復雜的內燃發動機方面,西方擁有幾乎無法被超越的優勢。中國人想跳過這種技術,他們想用容易設計的電動車得分。由于中國實施新的電動車配額制度,寶馬公司想在中國生產Mini品牌車,尤其是電動型的,為此它又需要建立一家合資企業。 “我們在中國的行動基于一個明確原則,”寶馬公司首席執行官哈拉爾德·克呂格爾對《南德意志報》說,“我們追求利潤,同時提供最先進的技術。”這是一種給予和索取,目前西方企業還能從這種模式中獲得巨大盈利。德國汽車企業的很大一部分盈利來自中國,但克呂格爾和他的奧迪、大眾及奔馳公司同事也清楚,他們被迫扶植自己的競爭對手。 “鑒于競爭對手越來越強大,我們必須在歐洲非常快地發展,”克呂格爾說。 報道稱,人們只有在國內比新競爭對手發展得更快,未來才有保證。這適用于電動汽車,也適用于自動化功能。保持車道,改變車道,幾乎自動駕駛,然后是完全自動駕駛:對明日汽車提出的要求非常清楚。不論在上海還是在慕尼黑開車,汽車都不應該有瘋狂舉動,很多人說,或許在下個十年之初很多情況下就不需要司機了。在美國和中國,人們說:明天。在以安全為導向的德國,人們寧可說:后天。(編譯/聶立濤) |
相關閱讀:
- [ 05-15]美媒稱中國汽車業掀起機器人革命:焊接噴漆已基本自動化
- [ 03-08]外媒稱中國汽車業生機勃勃:2020年保有量將達3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