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李向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11-18 18:38:47?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11月16日,“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參與規則制定,從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實現共同發展。 記者: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理解這一概念? 李向陽:我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僅要為中華民族自身利益服務,也服務于國際社會,為全人類謀利益。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為全世界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理念。這一倡議也反映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回顧人類歷史,大國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提出一些理念,中國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其背景正是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和響應。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的貢獻? 李向陽:“一帶一路”倡議是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一個經貿合作機制,其中包含了“五通三同”,“五通”也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綜合性的、有完整思路的國際合作機制。 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也是一個發展導向的合作機制。在過去的全球治理體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缺陷,就是發展缺位。在資本主義主導的300多年人類歷史進程中,只解決了15%到20%的人的發展問題,全世界近80%的人口并沒有得到完全發展。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一帶一路”倡議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一些發達國家過去提出的合作機制往往是區域性的,不夠開放。“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不僅對相關國家開放,也為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發展機遇。 記者:如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以便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作出貢獻? 李向陽: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正確義利觀。我認為這就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方法。 在對外交往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以義為先,義利并舉。以義為先,就是讓國際社會認同中國和平發展的道路,義利并舉就是推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各方都能從中受益,得到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注重投資利益,更要注意好名聲、好口碑。忽視了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出現偏差,最終影響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目標的實現。所以,我認為堅持正確義利觀為“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 記者: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中國在未來的世界發展進程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李向陽: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經歷了幾個階段。早期,我們基本上游離于全球治理和規則之外。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成為了全球治理規則的遵守者。進入新時代,我們將成為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和建設者,這也與我們國家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一脈相承。當然,中國不會也不想成為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唯一主導者。但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上說,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參與規則制定,從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實現共同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丹 袁勇) |
相關閱讀:
- [ 11-18]獨臂刑警陳冰:模范踐行十九大精神 做溫暖他人的燈
- [ 11-18]漳州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 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 [ 11-18]十九大代表在基層|戚紅:發揚工匠精神 帶好工匠隊伍
- [ 11-18]【十九大代表在基層】讓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 [ 11-18]【領航新征程】聚焦十九大 暢談中國與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