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十九大報告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
2017-11-20 18:32:01?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房小奇 |
分享到:
|
黨的十九大報告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大會主題,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報告始終強調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帶領與團結,始終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始終堅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為黨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 “人民”兩字在報告全文中多次出現,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立場、始終如一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民眾情懷和始終如一的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 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根本性維度。這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砥礪前行、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總結,也是對進入新時代“一切為了人民”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鼓舞號角。五年砥礪奮進,中國發展抵達新的歷史方位,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人民的美好生活”始終是最首要的目標。對此,十九大報告強調,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的“美好生活”這一關鍵詞不僅溫暖人心,更激勵奮進;不僅凝聚民心,更匯聚民力。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將人民日益增長的多種需要作為基礎性考量。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研判建基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建基于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偉大成就和面臨的問題,更建基于廣大人民需求的變更性、多樣性、廣泛性和層次性。我國已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發生了重大變化,已從單一趨向多元、從數量追求質量,從當下更重視未來,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各個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更加凸顯。因此,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就要求我們在各項工作中必須切實回應人民的需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遵循順應人民意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這一階段是否完勝需要全體人民的堅定支持、共同努力,必須始終遵循順應人民意愿,始終依靠人民力量,始終需要廣大人民一致的、共同的努力和奮斗。在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時代,黨和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我們要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共擔共創中有更多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作為重要價值追求。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賦予了新的歷史偉業。在這個歷史偉業的創建過程中,廣大人民是發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體現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第一階段補齊民生短板,關注相對貧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第二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人民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民更加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11-20]福建:十九大宣傳進網絡 隨時隨地學起來
- [ 11-20]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做大百合特色產業 區長趙明正到基層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 [ 11-20]“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掛圖
- [ 11-20]解讀十九大報告:中國新時代將為世界帶來機遇
- [ 11-20]十九大代表回到工作崗位 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