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算與勝出 從關注頭盔到關注頭腦,從關注隊友到關注對手,從關注賽場到關注戰場 又是一輪空戰,戰斗一打響,藍方就主動示弱,故意置尾讓紅方鎖定。紅方一發射導彈,藍方就迅速機動擺脫。等紅方導彈全打完了,藍方開始了真正的“獵殺”。 48∶0,藍方大獲全勝,帶隊長機是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王東偉,僚機是年輕飛行員李欽帥,被擊敗的紅方是上屆兩名“金頭盔”得主。 有人說,這支部隊是對抗空戰的一匹“黑馬”。話傳到王東偉耳朵里,他并不認同:“打到現在,每一場都很難,但我們不是‘黑馬’,這是我們的真實水平。” 憑什么敢讓紅方打自己?王東偉說,是底氣。復盤檢討時,王東偉分析著空中態勢,主動告訴對手,戰機性能、導彈包線、高度速度距離等等,一切都在掌握中。一句話,“我們把擺脫各型導彈的戰術動作都研究透了”。 近年來,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牽引實戰化訓練,全面提高了部隊核心作戰能力。在飛行員技戰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細節決定成敗尤顯重要,不會計算就難有勝算。 用數據說話,通過相應的理論計算,破解空戰背后的制勝密碼,是王東偉和團隊研究的方向。 一場空戰對抗半小時,王東偉和戰友們會復盤檢討四五個小時,甚至10多個小時。對他們來說,爭辯也是一種提高技戰術水平的方式。評估室里,話語權是平等的,就像戰場上不論職務,不分年齡,只看輸贏。研究越深入,爭辯的次數就越多,現場就會越激烈。當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們干脆駕機升空,來一場驗證性空戰。回來再討論,一次次爭辯后,一個個問號拉直,他們又找準了一條條通往勝利的路徑。 漸漸地,空軍飛行員感受到“金頭盔”背后的力量,大家的認識實現從關注頭盔到關注頭腦,從關注隊友到關注對手,從關注賽場到關注戰場的蛻變,練為戰的訓練價值觀根深蒂固。 “不是勝了對手你就贏了,關鍵是你變強了還是變弱了。”作為年齡最大的單座機參賽飛行員,王東偉的體力精力和反應速度,已不如年輕飛行員。他走上賽場,就想和頂尖高手過過招,看清自己與實戰的差距,反思和探索抓實戰化訓練的新路徑。 已知與未知 練兵備戰,備的是明天的戰斗。倘若不設計空戰,就會被明天的空戰所設計 走下戰機,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許利強看上去有些疲憊。在剛結束的這場空戰對抗中,長機許利強和僚機劉匯敏以2分微弱優勢險勝對手。正是這關鍵性的一局,讓許利強所在的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晉級決賽。 戰機停止了轟鳴,一天的對抗空戰考核結束了,許利強顧不上休息,就同戰友們一起,連夜研究起戰術,備戰次日的對抗空戰考核。 “大家都在學習,挖空心思研究打仗,你不努力,稍有松懈就會滿盤皆輸。”去年,許利強帶領團隊拔得頭籌捧回了“天鷹杯”。按照考核規則,一支部隊連續三年取得團體第一,可永久保留“天鷹杯”,否則,“天鷹杯”交由新的冠軍部隊保存。 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誰都不想把到手的榮譽交給別人。 “練兵備戰,備的是明天的戰斗,而不是昨天的故事。倘若不設計空戰,就會被明天的空戰所設計。”許利強說。 這是新時代賦予“許利強”們的使命。作為一名摘得2頂“金頭盔”的飛行員,許利強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在連續7年參加對抗空戰考核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一條條制勝航跡在祖國的萬里空天延伸—— 這7年,空軍航空兵部隊適應新體制、履行新職能、擔當新使命,問道打贏的步子越走越實,考核規則從同型機到異型機、從單機對抗到編隊對抗、從遠距中遠距到中近距近距等不斷變化,考核“含戰量”越來越高; 這7年,空軍航空兵部隊整體訓練成效明顯,考核從關注個體到關注整體,再到關注體系的聯合作戰轉變,飛行人員隊伍技戰術水平整體躍升,官兵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能打勝仗的底氣越來越足; 這7年,空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斗力,新研發的空戰對抗綜合訓練評估系統,實現空戰全流程的數據分析和精準判讀,評估結果更準確,評估過程更高效,推進了空軍實戰化訓練向縱深發展。 “這次考核,以新型戰機為主體,規模、難度和實戰化程度將再創新高。”空軍參謀部訓練局領導介紹,相比往年,今年的考核減少了指揮員空中干預,取消了部分戰機外掛和干擾限制,還按照實戰編成配置分組,突出態勢未知、電磁未知,實戰氛圍愈發濃厚。(郭洪波、郝茂金、姚春明參與采寫) |
相關閱讀:
- [ 11-22]決戰大漠 “金頭盔”角逐再起硝煙
- [ 11-21]戰機空中加油 藍天白云間上演“長空之吻”
- [ 10-25]快遞小哥5年“逆襲”變飛行員 他有什么樣的經歷?
- [ 10-24]港媒稱香港飛行員或大規模跳槽內地:追求更好生活方式
- [ 10-12]西班牙戰機參加國慶閱兵時墜毀 飛行員未及時逃生
- [ 09-25]意大利一軍機在飛行表演時墜毀飛行員遇難
- [ 08-20]英媒稱俄羅斯飛行員紛紛跳槽中國:月收入可達20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