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深海,潛水器要承受的壓力相當于在指甲蓋上放一輛汽車,潛水器球艙是保證3位潛航員安全最重要的屏障。新一代鈦合金制造的球艙不論是形狀、圓度、壁厚都精心設計。在完成兩個半球焊接,組裝等工作之后,預計明年上半年進行海底1萬米模擬壓力測試。 深海全覆蓋 中國制造“鈦”厲害 載人球艙使用的鈦合金材料之前一直被廣泛適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科研人員發現,鈦合金用于深海裝備更為理想,擁有諸多優越性和獨特性。 首先,鈦具有強大的防腐功能。中國自主研制的萬米載人潛水器預計將使用30年,幾乎不腐蝕的特性大大提高鈦合金載人球艙的耐用性。 另外,要克服深海壓強,鈦合金不僅強度高而且具有彈性,可以在下潛和上浮的過程中,保持硬度不變形,給潛航員提供安全的空間。除此之外,科研人員還大膽推翻原有的設計。之前國外的載人球艙使用的都是瓜瓣焊接,也就是先制造西瓜瓣,再焊接為一個整球,不僅焊縫多,工期長,而且安全性方面有待提高。萬米潛器使用半球焊接,減少了焊縫數,工藝更難,但是可靠性顯著提高。 載人球艙研制達國內最優水平 目前正在建造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具備覆蓋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業能力,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全部由中國人自主研制,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尤其是載人球艙,作為潛水器的主結構之一,研制水平達到國內最優。 蛟龍號浮力材料為英國制造,機械臂是美國的。載人艙是俄制的,對于中國的材料工業來說,想要建造屬于自己的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必須迎接挑戰。 萬米載人潛水器球艙課題組副組長王鼎春:整體球的尺寸精度,球體的尺寸精度和整體熱處理技術,也是在這么大的一個鈦合金的裝置上面第一次實現。我認為通過我們深海勇士號鈦合金載人球的研制和制造過程,我們整個的載人球艙的技術實現了同國外的跟跑和并跑的過程,而且通過這個技術,將來在淺海深的11000的鈦合金載人球艙可以實現領跑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