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基礎,教育指向未來。長期從事教育研究,儲朝暉說:“教育對每個人都會有深刻的影響,因為在現代社會的教育是人成長發展必要的外在環境,或者是會產生外在的作用。” 未來網 (www.k618.cn) 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廖瑾)34年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把“把教育辦得更好作為人生目標”,跑遍安徽、北京、杭州各城各鄉,致力于解析“教育”內核。 25年前,如今的十九大黨代表黃俊瓊放棄入城工作的機會,扎根家鄉,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中心小學一干就是25年,既當學生的老師也當他們的“黃媽媽”。 11年前,李海云博士畢業回歸高校,在山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傳道授業,為青年師資隊伍輸氧造血。 8年前,20出頭的年輕小伙張翼開始思考教育“公平”和“質量”的問題,怎樣讓一二線以外的學生也能有好老師來教。他用互聯網這張大網,鏈接鄉村與城市,讓大山的孩子也能享受“1對1精英陪伴式教育”。 作教育工程的“小螺絲釘” 為祖國添磚加瓦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教育學者、教師、青年創業者像一個個“小螺絲釘”,為教育這項大工程賣力轉動。他們有的是教育的架構師,有的是教育的補給員,有的是前線觀察員,有的則是將創新理念調入教育的“烹飪師”。 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在不同場合下多次提到教育的前進方向與未來。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明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基礎,教育指向未來。長期從事教育研究,儲朝暉說:“教育對每個人都會有深刻的影響,因為在現代社會的教育是人成長發展必要的外在環境,或者是會產生外在的作用。” 他清晰地記得,1981年前,他還執著于鉆研物理的光電、熱力,思考兩年后,毅然決定棄理從教。 “那個時候,我在學校里,當時的直觀感覺就是我身邊的物理問題不多,但是人理的教育問題很多,很明顯地感到當時人們對能不能考上大學很焦慮,像孩子的成長發展狀況如何,如何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對產業的發展等各個方面都急切需要關注。”立定“把教育辦得更好”的目標后,儲朝暉開始實地調查,在大學暑假的時候走訪安徽的三個縣,黟縣、石臺、太平,用腳步丈量土地,叩問每個鄉、每個村和學校的教育問題。 教書育人為青年教師隊伍造血輸氧 對李海云而言,選擇從事教育工作則更像是一種對社會哺育、教養之情的回報。“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改變了我的生活狀態。”李海云告訴未來網記者,她出生在晉東南的小農村,是教育幫助她走出了山村,給了她成為大學教師的機會。 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家對農村、民族地區、邊遠山區的教育投入在不斷加,特別是在十八大以后,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到,過去五年是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的五年,教育投入得到充分保障,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連續5年超過4%,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顯著提升;過去五年是人民的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的五年,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建立起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覆蓋各學段的資助體系。 作為教育的受益者,李海云也想用自己所學所長,在三尺講臺上傳遞知識,壯大培養年輕一代的師資隊伍。 “有的學生因為我們學業取得很大進步,有的學生因為我們堅定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教師夢,有的學生因為我們充滿正能量地走向社會。”李海云滿心歡慰,“作為教師,我感到驕傲,這也是她堅持做教師的原因。”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