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曾鼐)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介紹,預計全市今年將投入財政資金1.3億元以上用于增設電梯;同時將推進簡易住宅樓騰退,在規劃條件允許的地區,采取拆除重建模式;規劃條件不允許的地區,擬采用“保障對保障”方式外遷人口,拆除后騰退土地用于留白增綠、補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2017年完成200部電梯 將逐年增加 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29日舉行。隋振江作關于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完善居民服務功能工作情況暨“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 在總結“十二五”期間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經驗基礎上,北京市政府在城六區和城市副中心選擇10個小區作為新階段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試點,并納入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 隋振江介紹,根據居民意愿確定,重點是增設電梯和補建停車位。對補建停車位,按照平面車位5000元/位、立體車位20000元/位、地下車位50000元/位進行補貼。 談及增設電梯,隋振江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電梯安裝并投入使用72部,正在施工245部,年底前將再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130部。他介紹,預計全市今年將投入財政資金1.3億元以上用于增設電梯,在2017年完成200部電梯的基礎上,將逐年增加,力爭2020年當年實現增設電梯1000部以上。 隋振江介紹,下一步將從六個方面做好老舊小區工作。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全市老舊小區底數。對老舊小區住宅樓房節能效果和居民需求進行全面排查核實,各區根據排查結果,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額,確定整治小區、項目和內容; 二是明確綜合整治工作目標,實施“六治七補三規范”,即治危房、治違法建設、治開墻打洞、治群租、治地下空間違規使用、治亂搭架空線,補抗震節能、補市政基礎設施、補停車設施、補居民上下樓設施、補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補小區治理體系、補小區信息化應用能力,規范小區自治管理、規范物業管理、規范地下空間利用。 三是推進簡易住宅樓騰退,在規劃條件允許的地區,采取拆除重建模式;規劃條件不允許的地區,擬采用“保障對保障”方式外遷人口,拆除后騰退土地用于留白增綠、補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四是繼續加大增設電梯力度; 五是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上,將通過“先嘗后買”等方式,將專業化物業服務引入老舊小區,培養居民對物業服務的付費意識,逐步提高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實現由“準物業”管理向專業化物業管理轉型; 六是推進立法,依法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建議明確下一階段市級財政補貼政策 針對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北京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主任委員郝志蘭說,目前加裝電梯主要有單位或集體出資建設、專業公司代建租賃、業主自籌自建三種模式。工作推進難點集中在:業主利益不易協調,部分低層業主由于噪音、采光等問題反對安裝;資金籌建渠道有限,據測算增設一部電梯包括管線改移需要60-120萬元,不能單純靠財政支持;后期運行維護方式不明確,相關責任落實較難。 郝志蘭說,建議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方式解決群眾上下樓困難,盡快明確下一階段市級財政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區級財政鼓勵政策,鼓勵專業公司代建租賃,并對后期維護加強監管。 關于增加車位,郝志蘭表示,部分老舊小區建筑密度大,空間極為有限;同時停車費難收或收費水平很低,運營管理難以為繼;建議深入挖潛和統籌配置停車資源相結合,利用小區地下空間和拆違、產業轉移等騰退出的空間建設立體停車設施,利用小區周邊企事業單位停車資源開展錯時停車;要進一步明確收費標準、提升管理水平,切實規范小區停車秩序,引導居民形成服務付費意識。 |
相關閱讀:
- [ 11-28]老小區裝電梯遭反對 個別人損害多數人利益?
- [ 11-09]“超級魔方電梯”亮相榕城 不出電梯可實現換乘
- [ 11-09]首臺“魔方電梯”亮相福州 一井七梯引發“電梯革命”
- [ 10-25]南京最“苗條”電梯塞不下一輛自行車 最多能載6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