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武警新疆總隊喀什支隊塔什庫爾干縣中隊駐守在帕米爾高原,是武警駐疆部隊唯一一支駐高原部隊。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隊官兵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扎根高原無私奉獻,圓滿完成了以執勤處突反恐為中心的各項任務。中隊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被武警部隊授予“艱苦奮斗模范中隊”榮譽稱號,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高原創業為民模范中隊”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2次,5人榮立二等功,84人榮立三等功。 群眾心中永遠的“守護神” ——武警新疆總隊喀什支隊塔什庫爾干縣中隊印象 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中心大道上,矗立著一座武警戰士身披雪篷,手握鋼槍的雕塑,這座雕塑名為“帕米爾的脊梁”,是當地群眾自發捐資塑造的,表達了駐地群眾對武警縣中隊官兵戍邊為民的崇敬之情,雕塑背后同時也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巴達力克是一名塔吉克族學生,父親早逝,母親帶著他和三個妹妹僅僅依靠家里僅有的一頭奶牛和五只山羊維持生計,供其上學,家庭條件十分困難。中隊官兵了解情況后,將巴達力克作為中隊結對資助對象,幾年來從未間斷過對他們一家人的幫助。后來,巴達力克成為塔什庫爾干縣第一位大學生,走下了高原走進了喀什師范學院的校門。巴達力克的事情傳開后,當地群眾自發捐款,建起了這座名為“帕米爾脊梁”的雕塑。 一直以來,中隊官兵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如父母,發揚我軍光榮傳統,扎實有效地開展以“共建一條文明街、關愛一所敬老院,共育一所小學、幫建一個黨支部、幫扶一個貧困戶、資助一名失學兒童、開拓一片綠地”為內容的“七個一”雙擁活動,先后資助塔吉克族貧困學生70余名,累計為地方群眾獻血5萬毫升,參加駐地抗雪災、抗山洪、抗震等救援任務10多次。 就在今年5月,塔什庫爾干縣發生5.5級地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中隊第一時間組織部隊趕赴受災現場,逐戶排查險情、救援群眾、搶救物資,而后又為受災群眾搭建帳篷,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使他們順利度過了難關。 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各族群眾心中,中隊官兵就是他們永遠的“守護神”。在危急關頭、困難時刻,中隊官兵總會挺身而出,解燃眉之急。庫爾班·艾力家是中隊多年幫扶的塔吉克族貧困戶,庫爾班·艾力的老伴還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生活十分不便。中隊通過開展結對認親活動,定期為老人送來生活用品,幫助老人料理家務。庫爾班·艾力根據中隊官兵幾年來對他家的無私幫助,編寫了一首名為《感謝》的塔吉克民歌,被當地廣為傳唱。 塔什庫爾干縣氣候寒冷,環境惡劣,植被覆蓋率不足千分之一。前些年,中隊黨支部主動與縣綠化辦公室取得聯系,定期為街道綠化,為荒山植樹。中隊干部專門到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尋找耐寒、耐旱、耐堿、易成活的草種、花種、樹種,中隊在自己營院內種植成功后,將“開拓一片綠地”活動向外延伸,主動向縣城居民免費提供草種、花種、樹種,并義務培訓種草、種樹人才。現在一到夏季,塔什庫爾干縣城街道兩側一片綠意,生機昂然。中隊官兵還主動請戰,幫助縣里建設畜牧場。官兵們忍受著強紫外線的暴曬,兩天時間修成長一公里的灌溉水渠,幫助縣綠化委員會在牧場義務種樹千余棵,大大改變了環境,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作者:李榮強 張灝 于凱 圖片由塔什庫爾干縣中隊提供) |
相關閱讀:
- [ 11-27]傳遞友誼捍衛和平,中國軍隊勇擔大國責任
- [ 11-25]勝利在望 伊軍隊在西部沙漠清剿"伊斯蘭國"
- [ 11-23]奮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戰略支撐——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基層調研行”
- [ 11-06]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實現形式
- [ 11-03]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闊步邁向世界一流軍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