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省江油市,西成客專四川段青崗壩特大橋橫跨寶成鐵路(3月29日攝)。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一千多年前,李白以一首《蜀道難》描述了入蜀之路的崎嶇艱難。1958年,寶成鐵路投入客貨運營,千年險阻化作千里通途。如今,西成高鐵即將通車,屆時,西安至成都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約16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對比寶成鐵路和西成高鐵的建設歷史,從手拉肩扛到機械施工,從蒸汽車頭到高鐵銀龍,見證我國鐵路發展歷程的艱辛,展現中國軌道交通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2009年5月8日,一列旅客列車即將通過寶成鐵路新109隧道。新華社發

11月26日,一列試驗列車在西成高鐵嘉陵江特大橋上行駛。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中國自制的“韶山”型電力機車牽引著客車行駛在寶成鐵路上(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54年,工人在寶成鐵路渭河大橋工地架設鋼板梁(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1月22日,一列動車組試驗列車駛過西成高鐵穿越秦嶺進入關中平原的第一座鐵路大橋。新華社發

這是在四川省廣元市拍攝的西成高鐵四川段嘉陵江特大橋施工現場(2015年3月18日攝)。新華社發

1955年,寶成鐵路工人在緊張地鋪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2月28日,施工人員在西成高鐵陜西段寧強南站進行鋪軌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寶成鐵路秦嶺隧道在1955年9月26日全部鑿通。圖為南北兩段工人在會師時互相慶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列車通過寶成鐵路位于川西平原上的一座大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7月3日,一輛聯調聯試綜合檢測列車通過位于四川江油境內的西成高鐵王家壩特大橋。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