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純瑩與加納小朋友在一起 文/圖 金羊網記者 符暢 通訊員 粵衛信 她是廣東第二批援加納醫療專家隊隊長,幫助當地醫院心內科死亡率由11%降至5%;她是“中加西非心臟中心合作項目”負責人,為加納建立一支帶不走的心血管醫生隊伍。她就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海醫院院長林純瑩。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評選出10名“最美援外醫生”,林純瑩榜上有名。 科室病人死亡率從11%降至5% 根據衛生部安排,廣東省自2009年開始承擔向加納派遣援外醫療隊的任務。而廣東省林純瑩和非洲的不解之緣,始于2011年。彼時,林純瑩和隊友響應號召遠赴非洲加納,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對口醫療援助。 醫療隊所援助的克里布教學醫院位于加納首都阿克拉,是加納最大,也是西非洲地區最大的醫院,當地和周邊地區一些重癥和疑難雜癥患者多來此就醫。但據林純瑩調研發現,該院心內科病人每月的死亡率高達11%,這不禁讓她產生了思考。 “其實,加納醫生的基礎水平并不差,就是缺乏后期進一步的治療理念,他們沒有渠道接觸新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林純瑩說,“在人們普遍觀念中,醫療幫扶就是捐贈器械和設備,但這些器材怎么用,卻沒有人來教,導致很多設備都閑置了。” 因此,林純瑩作為隊長又是心血管內科專家,在管好醫療隊的同時深入一線,毎周參加一次內科大查房、一次全科討論、二次專家門診,并組建心血管團隊開展科研、教學、講座等。她還根據克里布醫院的條件和配套設施,將中國捐贈的心臟B超、動態心電圖等運用到臨床,并提供技術指導。短短兩年時間里,她診治了無數患者,帶教了多名當地醫生,并建立起心內科病房管理模式,提高了當地醫生水平,到她離開之前,病區的死亡率已降至5%。 病人為看中國醫生排隊7小時 除了院內診療,林純瑩和隊友還做了很多很多:擔任加納政府領導的保健醫生;為在加納華人及中資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等。團隊還參與過多起加納突發醫療事故和重大公共事件的搶救工作,如2013年6月1日加納政府抓捕100多名非法入境者,是林純瑩率團隊為關押的入境者進行身體檢查,以免傳染病發生。 而更多時候,林純瑩都是“在路上”:帶著醫療隊下社區看病義診,為學校兒童贈藥,其足跡踏遍了阿克拉周邊的偏遠山區。就這樣,中國醫生的美名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 “每次義診都特別感動。”林純瑩說,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加納南部城市海岸角,當地民眾時常缺醫少藥,一聽說有中國醫生來,立馬蜂擁而至。“大約有1000多個人爭先恐后地涌進來,我們保證一定會看完最后一個病人,他們才排起了隊。”林純瑩回憶道,有病人一等就是7、8個小時,但毫無怨言。 成立“中加西非心臟合作項目” 很快,兩年的援非任務結束了,但林純瑩的心卻留在了加納,“我已經有了非洲情結,被打上了非洲的烙印。”她說。 “非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年上升,隨著飲食、生活習慣,基因影響等因素逐漸顯露,心血管疾病已成為頭號殺手。非洲人民其實最缺的是心血管病治療的技術,我們能做些什么?”林純瑩心中有了想法。 在她的多方努力下,2014年,“中加西非心臟合作項目”立項成立,并獲得國家衛生計生委援外專項經費支持,旨在對西非地區心血管病進行技術援助,提高診療水平。 三年間,她多次赴加納,帶領團隊共完成30臺手術,將不少重癥患者從死神手里搶救回來,一些手術屬加納甚至西非首例。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