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抗艾三十年大事記 30多年來,全球科學家不懈探索,將人類對艾滋病病毒(HIV)的理解不斷推向更深更廣處。各種藥物和療法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除了傳統的“雞尾酒療法”和目前廣受關注的廣譜中和抗體外,其他療法在抗艾戰爭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疫苗 盡管科學家研制過上百種HIV疫苗,但只有3種疫苗完成了全部臨床試驗。其中,RV144是迄今第一種能為部分人提供保護效果的艾滋病疫苗。2009年發布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RV144的有效性為31%。此后,不少科學家開始改進RV144。 《自然·通訊》雜志今年6月發表文章指出,接種RV144疫苗的動物有55%可以抵抗SIV(與HIV等價的類人猿病毒)。即便該研究結果對于人類是否適用還有待考證,但這仍是一項鼓舞人心的研究。 HVTN702由RV144改進而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機構目前正在南非對此疫苗進行試驗,結果預計將于2020年下半年公布。 分子藥物 到目前為止,全球至少有30種抗HIV藥物已獲批上市。 過去,患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目前已經上市了多種只需一天一片的固定劑量復合劑(FDC),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HIV治療。 此外,為了避免HIV藥物的副作用,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長效預防和抗艾藥物。GSK744LA就是其中之一,至少在動物試驗中,它具有較好的保護效果,可作為一種暴露前預防用藥。GSK744LA現已進入更進一步的臨床試驗。而由中國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長效抗艾新藥艾博衛泰已提前達到臨床Ⅲ期全部終點指標,向國家藥監局(CFDA)申報新藥并獲得有限評審。 |
相關閱讀:
- [ 12-01]這九類人,應及時去做HIV檢測
- [ 11-30]“艾滋孤兒”成長記
- [ 05-28]臺灣社交軟件瘋傳同性婚姻合法將致艾滋感染者入臺
- [ 12-14]關注艾滋 你我同行
- [ 12-03]群策群力預防艾滋 漳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走上街頭開展宣傳
- [ 11-21]媽媽攜帶艾滋病病毒 寶寶接種疫苗有講究
- [ 07-21]騙子精準詐騙盯上艾滋病患 以發補助為名行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