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推動網絡強國戰略綜述
2017-12-02 09:43:5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趙舒文 |
分享到:
|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在發展新技術新業務時,必須警惕風險蔓延。 習近平總書記對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高度重視,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之初,他就敏銳地洞察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把網絡安全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列于和國家信息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從世界范圍看,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 面對復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目的是整合相關機構職能,形成從技術到內容、從日常安全到打擊犯罪的互聯網管理合力,確保網絡正確運用和安全。 201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高票通過,成為我國首部網絡安全領域的法律。 “在我國,7億多人上互聯網,肯定需要管理,而且這個管理是很復雜、很繁重的。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網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主管部門、企業要建立密切協作協調的關系,避免過去經常出現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象,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習近平總書記對互聯網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對互聯網實行科學管理,對網絡秩序進行依法整治,使安全的籬笆得以扎緊,網絡空間得以清朗,國家網絡安全屏障得以鞏固。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范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互聯網企業提出殷切期望,“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 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么聯系群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他強調,“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 初冬,浙江烏鎮。煙雨畫巷,粉墻黛瓦,槳聲舟影,流水人家。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如約而至,千年古鎮再次迎來八方賓客“水鄉論劍”、共商“網”事。 這是世界互聯網領域一年一度的重要約會,也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更是傾聽中國聲音、凝聚國際共識的重要舞臺。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3屆。習近平總書記對每屆大會都給予矚望:首屆大會,發來賀詞;第二屆大會,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第三屆大會,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 “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從此,“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不僅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更成為世界關注的話題。 早在2014年7月16日出訪巴西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巴西國會的演講中指出,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準,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他強調,“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揮更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他強調,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不搞網絡霸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 站在烏鎮的講臺,習近平總書記率先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堅持的“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他還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倡議,從中國江南水鄉傳出,為國際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奠定了互聯網國際合作的基石,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贊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回望“觸網”30年,互聯網給中國帶來歷史性巨變;放眼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洪波涌起、風光無限。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
相關閱讀:
- [ 12-01]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
- [ 12-01]【獨家V觀】習近平:歷史呼喚著人類文明同放異彩
- [ 12-01]全球政黨齊聚北京開大會,習近平重點講了這件事
- [ 12-01]【獨家V觀】習近平: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
- [ 12-01]【獨家V觀】“請您幫我簽個名”
- [ 12-01]【獨家V觀】習近平:建立新型政黨關系 搭建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