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管理】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上班族們進花橋站,即使在人流量最大之時,所有人都會魚貫將包送入安檢傳送帶,手上的飲料也要喝一口。 偶有不熟悉“規矩”者會刁難安檢人員,“這么多地鐵站,憑什么花橋站非得安檢這么嚴?” “花橋站實行的是‘逢包必檢、逢液必查’。”昆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建武說,“跨省,涉及到兩邊的規范都要執行,因此,一切都按最嚴格標準執行。” 邊界壁壘打破,隨之而來的就是管理問題。 地鐵延伸6公里,花橋站周邊迅速成長為“中心”的“邊緣地帶”:人口激增,空間蔓延矛盾突出,公共設施缺口凸顯。 劉文萍說,原來從家里到地鐵站只有363路,班次少,擠不上前一班就只能再等半小時,所以著急的上班族幾乎都是拼了命擠,“旁邊人呼出的氣能直接吹到自己臉上”;而下車時,因太擠,后下車者甚至會踢到前面下車的人,可連吵架的時間都沒有,撣撣灰就往前沖。 今年開通了社區巴士966路,情況稍有改觀。但劉文萍依然覺得,時間段拉得有些長。 停車管理也是問題之一。 高峰期過后,再去找管理員喬忠良,此時停車場上25排共約7000輛電動車、自行車已排列整齊。有人曾將航拍照片放到網上,評論“估計挪個位置都會找不著車”。 “停車場擴到哪里,車子就停到哪里。”喬忠良說。 地鐵開通時,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專門成立了軌交綜合管理辦公室。原在昆山市曹安派出所工作的王益民被調來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蘇州境內3個站點的管理工作。 “沒考慮到會有這么大客流量。”王益民是土生土長的花橋人,親眼見證了停車場的發展壯大。他介紹,原先這片土地是舊廠房,是劃撥給昆山市公交公司使用的,那時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均未設立。自從地鐵開通,轎車、電瓶車、自行車越停越多,起初停車免費,后來實在無法容納,機動車只能收費。“現在不少人不開汽車了,都改成騎電瓶車。” 不斷增加的車量帶來管理難度。高峰過去,管理者們巡視一圈,將車輛擺放整齊,還會發現很多因匆忙而忘拔的車鑰匙、忘在車簍的早飯……他們就放在辦公室待人來取。此外,站外黑車隨意停靠也令人頭疼。兆豐路地鐵站外的管理人員朱貴生說,他有時去勸說黑車司機駛離都會被罵。 目前,站區周邊還在統一規劃,當地政府正在匯集部門加快拆遷力度,今后會建立新的停車場。就在隔壁,已有一片更大面積的土地平整完畢,將會作為新的機動車停車場。 攝影師杜陽認為,這正是城市發展必經之路。他觀察到,地鐵上的人對讓座、排隊的忍耐和遵守程度,同樣是隨著時間慢慢改進的。他在11號線拍攝到許多有意思的視角,有吊著把手快睡著的上班族,有晚歸帶著外賣回家的人,有交談甚歡的年輕人,還有在站里跳廣場舞的老年人…… 福田物業負責非機動車管理的隊長席小平在整理車輛。他說,以前停車場里很多雜草,中間還有大坑,隊員們自發整理后,可以停的車輛比最初多了一倍。(殷夢昊攝) |
相關閱讀:
- [ 12-02]廈門地鐵3號線爆破作業 相關道路臨時限制通行
- [ 12-02]“喜迎十九大,記錄新福建”系列短視頻:地鐵一周幫我省了400分鐘
- [ 12-01]福州地鐵2號線完成“穿江之旅” 明年4月底可望全線打通
- [ 12-01]翔安區舉辦“政協講堂” 積極謀劃地鐵時代翔安產業發展
- [ 12-01]黨建聯盟助推地鐵6號線建設 發揮集群式效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