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中國人日益寵溺寵物 “寵物經濟”帶熱相關產業 核心提示:報道表示,方方對寵物的喜愛反映了日益富裕的中國人的一種流行趨勢,寵物不僅被視為好伙伴,也是中國迅速發展的消費市場之一。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港媒稱,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渴望寵溺他們動物朋友,這使得寵物用品行業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道,方方(音)是一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北京天使合唱團的負責人,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寵物們,就像照顧自己家人一樣。 報道稱,方方與5只收養的貓、一條16歲的狗、3只倉鼠和滿滿一魚缸的魚生活在一起,每月為這些寵物花費至少4000元,用于購買優質食物,并讓她上了年紀的愛犬服用營養補劑以保持健康。這筆費用包括每周雇人照料魚和珊瑚,此外她還要每天花100元打掃家里的衛生,買進口精油來為空氣除臭,將她的狗每周帶去洗一次澡、每年進行兩次體檢,如果狗感冒了,每次治療要花1500元。此外,在過去9年中,方方每個月都向流浪動物保護組織捐贈1000元。 方方說:“我就是無法抗拒照顧小動物的沖動,它們是我的孩子,如果你愛它們,它們就會回報你所有的愛。” 報道稱,方方對寵物的喜愛反映了日益富裕的中國人的一種流行趨勢,寵物不僅被視為好伙伴,也是中國迅速發展的消費市場之一。 亞太地區最大的寵物供應商展覽會亞洲寵物展和內地最大的寵物網站之一“狗民網”今年8月聯合發布的一項年度調查顯示,這一新興市場背后的原因是收入激增、年輕人移居大城市等人口變化,以及空巢老人和丁克家庭的不斷增加。 調查發現,有5912萬個家庭擁有寵物(比去年增加了2%)。用于寵物的花費預計今年將達到1340億元人民幣,并在未來四年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 報道稱,據估計,中國居民在2016年底擁有超過1億只寵物,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寵物狗的數量比寵物貓多,比例約為2:1。 報道表示,方方用在寵物身上的錢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這項調查,預計全國的平均水平為每年6436元。她說,除了每月的花銷外,還有其他昂貴的一次性消費,她曾花9000元為自己的貓購買實木家具,買魚缸花了2萬多元,并曾在一年內換了兩次沙發,因為貓喜歡抓撓沙發內芯。此外還有醫療費用。 “我的一個朋友是老師,今年暑假在家里待了兩個月。秋季學期開始后,她的貓不吃不喝,被送到寵物診所一個星期,花了近1萬元進行各種檢查。” 她說,他們發現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貓因為還沒有適應主人每天早上出去工作而日漸消瘦。 根據此項調查,寵物行業超過70%的公司收入增幅超過20%,市場上一半的成名企業是在5年前才開業的。 報道稱,市場潛力不僅限于食品和醫療,提供專業訓練的寵物學校、寵物美容院和寵物殯葬等內容廣泛的各種服務也呈現不斷增長的需求。 報道援引中國媒體的一篇報道說,大城市的寵物主人愿意花費數千元將自己已故的伙伴安葬在寵物墓地,這些墓地提供的寵物殯葬服務與人類殯葬服務一樣細致。當地媒體還報道說,浙江省溫州市已經將一個鄉鎮改造成寵物樂園,提供包括食物、住宿、寵物攝影、選美比賽甚至為寵物交配牽線搭橋等服務。 然而調查也發現,盡管行業迅速發展,但尋找優質的產品和寵物護理服務仍是寵物主人的主要擔憂。 報道稱,查音(音)在北京從事網絡游戲開發工作,他有兩只寵物貓,他說在過去兩年里已經為它們花費了約15萬元。 他說:“有一些品牌的貓糧含有有害成分,網上有很多信息難辨真假。有許多品牌在國外注冊、國內生產,但卻標為進口產品,市場處于混亂之中。” 報道稱,知名券商中國國際投資集團在10月份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由于寵物食品和獸醫行業迅速發展,到2020年,中國的寵物消費預計將達到2600億元。據估計,中國寵物食品企業在試圖打破海外品牌的統治過程中將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個市場的規模估計將以每年20%的速度擴張。 報道表示,查音計劃在將來建立自己的公司,開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序,為寵物主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包括價格排名、標準化和官方的食物成分信息,以及如何為寵物選擇食品和其他產品的知識。 他說:“用戶一旦打開這個應用程序,就能找到他們照顧好貓所需的全部東西,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編譯/熊文苑) |
相關閱讀:
- [ 11-22]寵物殯葬業悄然興起:價格不菲 可土葬可火化
- [ 11-21]寵物尸體亂埋現象普遍 寵物墓地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帶
- [ 11-09]臺北舉行寵物用品博覽會
- [ 11-01]英男子列車上命令寵物狗襲擊乘客 被判監禁兩個月
- [ 10-19]小寵物催生大市場 你在寵物身上花了多少錢?
- [ 10-07]長假寵物寄養一籠難求 催生郊區豪華"寵物酒店"
- [ 09-24]國慶寄養寵物一位難求 因監管空白糾紛時有發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