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媒體傳來也門前總統薩利赫被胡塞武裝擊斃的消息,薩利赫也成為繼薩達姆、卡扎菲之后倒下的第三個中東政治強人。該事件的表象是也門政府、胡塞武裝、前總統薩利赫殘余力量三大勢力矛盾分化組合的產物,但背后仍是沙特與伊朗新一輪博弈的反映。正是由于在伊朗支持下的胡塞武裝和支持也門政府的沙特之間搖擺,薩利赫才遭此橫禍,最終以悲劇方式結束了“在蛇頭上跳舞”的一生。也門的事態也表明,當前沙特與伊朗的冷戰化對抗正不斷升級并日趨白熱化。 四個階段塑造冷戰化格局 在中東地區,在地緣政治、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大國干預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響下,地區格局冷戰化主要表現為以沙特和伊朗兩大地區強國為核心形成的陣營化對抗,其主要內容包括民族矛盾、教派矛盾、爭奪地緣政治主導權的矛盾,以及雙方在諸多地區熱點問題上的代理人戰爭或競爭。爭奪地緣政治主導權的矛盾是雙方矛盾的核心。 中東地區格局冷戰化的形成由來已久,大致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至2003年伊拉克戰爭。其集中體現是1981年成立海灣合作委員會、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背后是伊朗輸出革命與海灣阿拉伯國家抵制革命的矛盾、波斯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第二階段,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至2010年中東變局之前。主要矛盾是伊拉克戰后重建、伊朗核問題。沙特、約旦等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提出“什葉派新月地帶”的概念,對伊朗在塔利班政權、薩達姆政權被美國鏟除后的崛起勢頭高度警惕,伊朗擁核成為沙特最大的戰略焦慮。 第三階段,2010年至2015年沙特薩勒曼國王上臺和伊核協議簽署。集中表現是沙特與伊朗就阿拉伯國家轉型以及地區熱點問題,如巴林問題、也門問題、敘利亞問題所產生的矛盾。而2015年3月薩勒曼成為沙特國王后的冒進外交以及2015年10月伊核協議的簽署,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加劇了沙特對伊朗政策的對抗性。 第四階段,自2016年1月沙特與伊朗斷交至今。沙伊斷交和今年沙特與卡塔爾斷交導致雙方的對抗公開化、陣營化、教派化。而黎巴嫩總理哈里里辭職事件、也門胡塞武裝與沙特互射導彈事件、沙特領導成立41個遜尼派國家組成的反恐聯盟、也門形勢緊張,都是中東地區格局冷戰化進一步發展的表現。而敘利亞戰后重建也將成為雙方博弈的焦點所在。 陣營化、教派化、代理人化 中東地區格局冷戰化的表現及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中東國家的陣營化。中東國家日漸分化成以沙特和伊朗為核心的兩大陣營,這導致海合會和阿拉伯國家的分裂進一步加劇。另有一些地區大國則游移于兩大陣營之間并企圖漁利,比如土耳其、埃及,它們與沙特、伊朗的關系十分微妙,既合作又競爭。例如,土耳其一方面參加沙特領導的41國反恐聯盟,但又在卡塔爾斷交危機中支持卡塔爾;埃及雖然參與打擊胡塞武裝并加入反恐聯盟,但顯然是因為在經濟上有求于沙特才做出的妥協,雙方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權的矛盾仍然存在。 其次是中東地區矛盾的教派化。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試圖通過“什葉派陰謀論”激活地區教派沖突,以教派邏輯定義地區關系和建立地區秩序,通過強化海灣地區遜尼派同盟,對伊朗和什葉派勢力進行打壓和孤立。與沙特主動挑起地區教派矛盾有所不同,伊朗一直試圖避免掉入沙特設置的教派話語陷阱,其重要原因在于,擔心因教派矛盾在中東陷入孤立。但這并不妨礙伊朗將教派作為動員中東什葉派反對西方及其盟友的一種軟實力工具。伊朗對巴林危機、敘利亞危機和也門危機等地區熱點問題的介入,其教派動員雖然有實有虛,但“以教派為基礎的聯盟是伊朗確保其影響力為數不多的手段之一”。 最后是地區熱點問題的代理人化。在沙特、伊朗兩個陣營的對抗中,沙特、伊朗本身有美國和俄羅斯代理人的色彩,沙特、伊朗在中東內部又各有代理人,形成雙重代理人格局。2011年以來,沙特與伊朗圍繞巴林、敘利亞、也門、伊拉克、卡塔爾、黎巴嫩等國家展開持續不斷的博弈。隨著沙特與伊朗博弈的升級,也門、黎巴嫩、敘利亞乃至伊拉克的緊張局勢都有進一步升級的危險。 (劉中民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教授) |
相關閱讀:
- [ 12-05]也門前總統薩利赫被證實死亡:遭胡塞武裝攻擊
- [ 12-06]找不到和解的出路?薩利赫死后也門亂局或持續
- [ 12-05]消息人士稱也門前總統薩利赫被胡塞武裝打死
- [ 12-05]消息稱也門前總統薩利赫身亡 尚未獲官方證實
- [ 04-21]也門局勢:胡塞反政府武裝與薩利赫關系出現裂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