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認為,關于中美關系的對話到目前為止已經討論得很多,但是不經常提及兩國可以合作的領域。 據美國《財富》雜志網站12月6日報道,“我們為什么不致力于雙邊投資來增加就業、開放關鍵市場或是解決重要的環境問題?”保爾森6日在廣州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上對一個專家組發問道。保爾森是保爾森研究所的創始人兼所長,在2006年到2009年間擔任美國財政部長。 香港零售和物流企業集團馮氏集團董事長馮國經說:“各國間有競爭的領域也有合作的領域,但我們需要保持平衡。如果我們想在每個領域競爭,我們會把一個非零和游戲轉化成零和游戲,而這對各方都不利。” 馮國經建議說,應更多依賴商界合作而不是政府間關系,通過商界合作“幫助鞏固我們可以互贏合作的理念”。 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弗蘭斯·范霍滕認為,一切在于轉換視角。飛利浦公司沒有把知識產權作為競爭的戰場,而是不久前開放了他們人工智能驅動的醫療診斷平臺作為應用編程接口,并邀請中國研發者在這個平臺上搭建應用,“從而讓它成為一個我們彼此需要的生態系統。這是利用市場產能而不互相交戰的最快的方式。” 范霍滕補充說,此外,隨著中國經濟從制造業驅動轉化為由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消費所拉動、很快還將變為由創新驅動的社會,全世界將見證更多中國向美國進行技術轉讓的事例而不是美國向中國技術轉讓。“中國在數字領域中的技術、人才和創造力已經翻番,其發展會比美國和歐洲快得多。” 馮國經指出,此外,中國消費者正迅速成為全世界最有鑒別力的消費者。約有1.1億中國人每年會出國,“他們擁有技術,每天花數小時玩手機,在比外國人年輕得多的年紀就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 馮國經說,隨著新商業模式在中國迅速涌現,尤其在線上到線下的技術領域,“我們將很快需要看到中國發生什么然后在世界其他地方得以應用。”(編譯/胡溦) |
相關閱讀:
- [ 11-30]美“國債鐘”翻新維修后重新啟用 數字不停上漲
- [ 11-16]傳統媒介復興?英國"數字一代"回歸紙質書
- [ 11-09]特朗普訪華 | 7個數字,帶你一圖讀懂中美關系
- [ 10-20]專家:數字網絡將是未來高科技發展“主陣地”
- [ 10-20]歐盟領導人呼吁加快單一數字市場立法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