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山講述創作心路 “記住歷史,而不是記住仇恨” 200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開始,吳為山應邀在紀念館的建筑空間中做一組雕塑?!斑@組雕塑要跟建筑融合,要跟主題協調,還要和周邊的空間融為一體,應當說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更重要的難點是做這個雕塑的價值取向,究竟是要激起仇恨,把那些日本侵略者屠殺的場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還是通過藝術的創造使人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引起對人類命運的反思繼而引發對和平的呼喚。”吳為山表示,他的立足點是:記住歷史,而不是記住仇恨。 他說:“在我塑造的幾百個形象當中,沒有出現一個日本人的形象,都是我們自己遇難的同胞、逃難的同胞、呼喚勝利的同胞。我要復活他們,要在他們逃難的過程當中,在他們臨死前一瞬間的吶喊當中體現出人類共同的心聲。把大屠殺當中所有受難同胞的靈魂給表現出來,就成為了人類精神的一個重要載體,而不是一個個普通的老百姓受屠殺。只有這樣才能呼喚全人類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師?!?/p> “珍愛和平,是人類共同的期望” “和平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得以建立的前提。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是人類共同的期望。”吳為山說,“我們銘記的不僅是一個國家地區、一個民族的歷史,也要銘記人類的歷史。所以,我們一定要來把這事件銘刻在那里,于是也就有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組雕塑?!?/p> 吳為山陪同過許多的國際友人、外交官和藝術家參觀過這組作品。德國大使觀看后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相信通過這組雕塑的影響力能喚醒人類的良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雕塑前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外交官發表演講時高度評價:“這些作品表現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更是全人類的靈魂?!?/p> |
相關閱讀:
- [ 12-09]老兵憶南京大屠殺:那一天,父親喪生在日軍槍口下
- [ 12-09]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影像冊
- [ 12-08]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增刻20個名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