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給你北京兩套房 挖你跳槽 你會如何選擇? 有人拒絕了 他就是被稱為 “火箭發動機焊接中國第一人”的 大國工匠——高鳳林 30多年來 他一直奮戰在航天制造一線 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在他焊接的發動機助推下 成功飛向太空 這個數字 占到中國發射長征系列火箭 總數的一半以上 為避免失誤 焊接時 他竟能十分鐘不眨眼! 為“挖”走他 曾有企業送兩套北京房子 他選擇拒絕: “為國家做事的自豪感,金錢買不到!” 來源:央視新聞 視頻截圖 “需要10分鐘焊接,就要10分鐘不眨眼!” 新一代“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目前中國設計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有數百根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鳳林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 這些細如發絲的焊縫加起來,長度達到了1600多米,每個焊點只有0.16毫米寬,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僅為0.1秒。 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一小點焊接瑕疵都可能導致一場災難。 為保證一條細窄而“漫長”的焊縫在技術指標上首尾一致,整個操作過程中高鳳林必須發力精準,心平手穩,保持住焊條與母件的恰當角度,這樣才能讓焊液在焊縫里均勻分布,不出現氣孔沙眼。 來源:央視新聞 視頻截圖 而做到所有這一切的第一前提,就是眼睛必須盯住!高鳳林說:“如果這段焊接,需要十分鐘不眨眼,那就十分鐘不眨眼!” 據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類正常的眨眼頻率,是每分鐘大約15次,十分鐘不眨眼,是高鳳林超自我訓練培養而成的超常自控力! “車間的日出是最美的!” 在國際上,火箭發動機頭部穩定裝置連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膠粘技術。但這種技術會產生老化,因此高鳳林選擇了用焊接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 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材料,比膠粘的更可靠,沒有人知道,也沒有現成的焊絲可用。為了找到最合適的,高鳳林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來了不同的焊接材料,并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打磨成絲,一個一個進行試驗。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