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最高檢日前下發《關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綜合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為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營造寬松法治環境,切實強化企業家人身財富安全感,增強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信心。 《通知》指出,要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嚴格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企業生產、經營、融資等經濟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外,不得以違法犯罪處理。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涉嫌行賄犯罪的,要區分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從起因目的、行賄數額、次數、時間、對象、謀利性質及用途等方面綜合考慮其社會危害性。 《通知》明確,要規范自身司法行為,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最大程度減少、避免辦案活動對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采取強制措施、偵查措施時注意維護企業正常經營秩序、合法權益,對于已經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既要注意依法處置涉案財物,慎用強制性措施,也要注意提高辦案效率、依法從速辦理,切實防止久押不決、久拖不決。堅持平等保護、區別對待、寬嚴并重,探索建立符合涉企業刑事案件特點的認罪認罰從寬工作規范和機制。 《通知》指出,要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加強審查逮捕、起訴工作,依法懲治侵犯企業知識產權等各類產權、背信損害企業利益以及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對利用公權力嚴重侵害企業家合法權益、勾結黑惡勢力在特定經濟領域形成非法控制、受害者人數眾多、引發群體性事件等嚴重侵犯產權的犯罪案件,要嚴厲打擊,重大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充分發揮監督、預防等檢察職能,幫助企業家建章立制,提高企業規范經營、抵御風險的能力。 《通知》強調,要強化刑事訴訟監督,促進公正司法,依法保障涉案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加強對經濟犯罪偵查權等公權力的監督,嚴防將民事糾紛當作刑事案件來辦。探索完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訴訟證據規則,依法保護企業家創新權益。重點監督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采信證據、適用法律方面確有錯誤的案件,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依法提出抗訴。重點監督涉企業家犯罪案件生效判決、裁定的執行活動,確保財產刑執行到位。依法保障涉案企業家在服刑期間的申訴權,及其在服刑期間行使財產權等民事權利。 《通知》指出,要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案件的辦理,形成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多元化格局。加大對涉產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監督力度。依法推進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積極探索開展對履行職責中發現的市場監管部門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案件的監督。依法處理涉產權的有冤假錯可能的企業家服刑案件,提高企業家對法治的信心。 《通知》還特別強調,要把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法治環境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切實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嚴格責任,狠抓落實。 |
相關閱讀:
- [ 11-20]最高檢派員督導甘肅祁連山系列環境污染案
- [ 11-20]祁連山環境污染案已有16人被批捕 最高檢派員督導
- [ 10-31]最高檢:加大對計算機網絡犯罪產業鏈打擊力度
- [ 10-16]懲治網絡犯罪,維護信息安全——最高檢發布第九批指導性案例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
- [ 10-16]最高檢發布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等六大指導性案例
- [ 10-10]最高檢9月公布職務犯罪大要案40條 涉原省部級官員5人
- [ 10-08]提升司法辦案質量效率 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聚焦最高檢新司法辦案機制五大熱點問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