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吳濤)現在“吃雞”游戲可謂是如日中天,記者發現,或許是受這款游戲影響,DIY電腦(組裝電腦)的人又多了起來。不過現在下手需謹慎,DIY電腦并不便宜,“罪魁禍首”就是價格瘋漲的內存條。 夕陽產業PC業務好轉?“吃雞”帶熱 DIY電腦的流行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當時隨著電腦的普及,DIY電腦需求猛漲。當時,在北京中關村等一些城市電子城DIY電腦成為眾多80后的生活記憶。但移動互聯網發展等因素影響下,DIY電腦的熱潮逐漸褪去。 不過近日,記者通過采訪發現,DIY電腦的人又多了起來。研究機構IDC也估計,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僅下降0.5%,為6720萬臺。要知道,原來PC季度出貨量動輒同比下滑2到3個百分點算是正常的。 這是為什么呢?記者觀察發現,一個緣由就是火爆的“吃雞”游戲帶動了DIY電腦。所謂“吃雞”游戲是今年火起來的某款槍戰競技網游的代名詞,PC端需要較高的硬件配置。 還在讀研究生的盧剛(化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去年,他DIY了新電腦,當時是為了玩《守望先鋒》,現在升級配置是因為要玩“吃雞”游戲,“配置不夠用了。”記者周邊人群中,也不止一人因這款游戲在醞釀DIY電腦的事情。 在天貓、京東等平臺,很多DIY電腦的網友留言,“為了‘吃雞’買的,確實不一樣,‘吃雞’時畫面可以開到極致,剛槍人不茍(游戲內慣用語)”、“DIY電腦后第一件事就是‘吃雞’”。 另外,無論是賣電腦配件的還是做DIY電腦業務的,商家都將“吃雞”游戲作為電腦優劣的衡量標準,顯著位置標注出“盡情吃雞”等標語。 有天貓商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DIY電腦人多了起來,售前咨詢有點忙不過來,很多人都是因“吃雞”而來。其數據顯示,最近一月,店鋪銷售出1600多臺DIY電腦。 DIY電腦漲價了,“罪魁禍首”是內存條 但現在DIY電腦并不便宜,盧剛告訴記者,去年他配電腦時,主板+內存條一共才用了649元,內存條等于白送。“前一段時間,我又買了一個8G的內存條,869元,和去年相比,單內存這一塊就相當于多花了近千元。” 記者觀察發現,DIY電腦費用上漲主要來自內存條價格的上漲。上述天貓商家表示,今年下半年,內存條、顯卡等都有漲價,但漲得厲害的還是內存條。 在京東平臺上,以型號為DDR4 2400 8G的金士頓內存條為例,10月中旬最高價格達到899元,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2.5倍;目前該款內存條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依然維持在高位699元,去年同期為329元。 “后悔沒有早點動手,現在只能簡單先升級一下,等配件便宜了再做升級。”看到內存價格漲成這樣,盧剛懊悔地說到。記者對比了多款DIY電腦商家,一般加一個8G的內存條(DDR4)最少都要五六百元。 “你要是玩‘吃雞’,我推薦這款5999元的,完全沒問題,一般都要這款。”上述天貓商家一邊推薦產品一邊說,“光兩個8G的內存條,成本就一千多元。” 為何不選品牌機,情懷or樂趣? 有意思的是,同為存儲類產品,硬盤等DIY電腦配件價格穩定;同樣需要使用到內存條的品牌筆記本、臺式機等,價格波動不大或整體呈下行趨勢。在京東平臺上,記者查詢聯想、宏碁等品牌多款電腦一年的價格走勢,基本價格穩定或呈小幅降價態勢。 這就怪了,有不漲價的品牌機為何玩家不選?盧剛稱,即便品牌機沒漲價,也不會選擇。“DIY電腦首先可以當成一種樂趣,另外DIY電腦還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配置,很多不需要的配件就不需要再買,比如藍牙模塊、WIFI模塊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還可少花一些錢。” “說白了,這是情懷,DIY電腦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折騰,而有的品牌機不但升級困難(硬件局限不能升級或升級需花費太多),性價比也不高。”有過兩次DIY電腦經歷的一位用戶對記者說。上述天貓商家也表示,“即便現在有漲價,肯定也是DIY電腦性價比更高。” 壟斷、缺貨、炒高,內存條這一年都碰上了 如上所述,DIY電腦漲價主要因為內存條漲價,那內存條漲價又因為啥?平安證券研報分析,內存條價格上漲有幾個原因,首先制造內存所需的內存控制器、PCB板以及組裝成本都在逐漸上漲,造成內存整體成本價格不斷上漲。 上述研報還指出,今年主要的DRAM內存大廠都沒有增產計劃,這種局面造成全年DRAM內存都面臨缺貨窘境。IDC分析師表示,導致三季度PC出貨量下滑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零部件短缺等。 業內人士分析稱,內存顆粒壟斷在三星、美光、SK Hynix等半導體廠商手中,供給廠商有一定的價格控制權,在上漲周期起到了較強的引導作用。多家證券機構分析,內存漲價態勢或持續到明年。 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預估,今年存儲DRAM市場產值將達720億美元,是今年半導體產業中最大產品,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優于預期,調升今年成長幅度預估值由16%增為22%,調幅達6個百分點。(完) |
相關閱讀:
- [ 12-08]美呆了!95后小伙耗時3年在游戲中打造虛擬故宮
- [ 11-24]網絡游戲直播侵權糾紛調查 游戲授權問題未受重視
- [ 09-09]網游實名制存在諸多漏洞 誰來守護青少年成長?
- [ 09-01]江蘇“網游科長”游戲賬號拍出3952萬? 法院:系謠言
- [ 08-24]真人密室逃脫游戲問題纏身 有商家為節省成本不顧安全
- [ 08-24]擦邊涉黃、誘導巨額充值 手游“野蠻生長”隱患多
- [ 08-14]調查顯示新西蘭人每天花85分鐘玩電子游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