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12月15日電(國際觀察)歐盟峰會三大議題進展不一困難猶存 新華社記者 為期兩天的歐盟冬季峰會15日閉幕。會議在“脫歐”談判和歐洲防務一體化兩個問題上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歐元區改革問題上未能凝聚足夠共識。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此次進展如何,歐盟未來在這些問題上均面臨困難或不確定性。 開啟第二階段“脫歐”談判 除英國以外的歐盟27國領導人15日宣布,英國“脫歐”第一階段談判已在“分手費”、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地區間的邊界、公民權利等核心議題上取得“足夠進展”,可以開啟第二階段談判。這被認為是本次峰會的最大成果。 第二階段談判將主要聚焦英國“脫歐過渡期”以及英歐未來關系。分析人士認為,第一階段談判的結束標志著“脫歐”談判進入深水區,英歐雙方將就這些焦點問題以及第一階段尚未完成的談判繼續展開深度博弈,談判難度將更大。 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表示,第一階段談判還留有“尾巴”,包括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在多個領域簽署的協議,以及英國參與的與歐盟有關的國際協議,因此接下來的談判會“非常困難”。 關于“脫歐過渡期”的安排,歐洲理事會秘書處15日向理事會提交的一份下階段“談判指導方針”規定,歐盟現行的管理、預算、監督、司法等規章制度將繼續在英國適用,包括歐洲法院的管轄權。而英國“脫歐”強硬派先前多次宣稱,英國不能既向歐盟交錢還接受歐洲法院的管轄。可以預見,在這一議題上,雙方未來的博弈將更趨白熱化。 關于英歐未來關系,雙方將以簽訂綜合性經濟貿易協議的“加拿大模式”和加入歐洲經濟區的“挪威模式”為基礎展開交鋒。 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瑪麗亞·德默齊斯認為,“加拿大模式”不符合英國“脫歐”的預期,因為這種模式不能為英國金融機構提供歐盟牌照;而“挪威模式”雖能滿足英國的大部分需求,包括為金融機構提供歐盟牌照等,但需要英國接受統一市場人員自由流動。但據英方官員透露,上述模式都不適用于英國,英歐關系需要量身定制。這無疑加大了雙方談判的難度。 “永久結構性合作”正式啟動 峰會首日,除英國、丹麥、馬耳他以外的歐盟25國舉行了開展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的啟動儀式。 今后,25國將共同發展防務能力、投資防務項目以及部署軍事行動。25國已提交的17個項目清單顯示,它們將在軍事培訓、網絡安全、后勤支持、救災和戰略指揮等方面開展合作。歐盟委員會設立的總額55億歐元的歐洲防務基金將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永久結構性合作”的啟動標志著歐盟國家向更加緊密的防務合作邁出了關鍵步伐。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評價說,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進展寥寥的歐洲防務建設取得的重要成果。 北約過去一直打壓歐洲防務一體化,但此次對“永久結構性合作”表示支持。出席了本次峰會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歡迎歐洲更強大的防務”,并強調歐盟防務建設與北約是互補而非競爭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永久結構性合作”有助于跨大西洋盟友公平分擔軍費,解決北約的當務之急,但歐盟發展軍事能力并不等于取代北約,歐洲脫離美國和北約實現自主防務的前景還十分模糊。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托馬什·瓦拉謝克認為,“永久結構性合作”框架下的合作并不意味著每個國家都會參與所有項目,因此離在歐洲范圍內改進防務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該框架現階段的最大效用是歐盟各國加大防務投入力度。 歐元區改革前景不明 在峰會第二日,除英國以外的歐盟27國領導人還討論了歐元區改革計劃,但未能取得成果。 圖斯克表示,歐元區財長們在今后6個月內將繼續討論意見分歧最小的領域,致力于將目前的“歐洲穩定機制”向“歐洲貨幣基金”擴展,為歐元穩定提供支持。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天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德法兩國將在明年3月前就歐元區改革計劃達成“共同立場”,并希望歐元區19個成員國在明年6月前達成歐元區改革“路線圖”。 歐盟委員會本月6日發布深化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行動路線圖和具體措施,希望通過將金融危機期間建立的主權援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變為擁有更廣泛權力的“歐盟貨幣基金”來強化單一貨幣區域,同時向處于經濟困難中的成員國提供更多支持。 這一路線圖得到馬克龍的支持,默克爾也表態積極。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路線圖涉及歐盟財政事務,意味著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要出更多資金。鑒于這一問題在德國的政治敏感性,歐盟委員會的改革方案可能受阻。 此外,德國目前仍然陷在選舉后的組閣困境之中,默克爾政府難以出臺任何重大決策,這也增加了歐元區改革前景的不確定性。 |
相關閱讀:
- [ 12-16]歐盟27國領導人批準開啟英國“脫歐”第二階段談判
- [ 12-16]歐盟加速“團結對敵” “防務脫美”更進一步
- [ 12-14]歐盟成員國間就難民配額機制問題爭論再起
- [ 12-12]以總理前往布魯塞爾 歐盟立場是否一致受考驗
- [ 12-10]歐盟避稅天堂黑名單引爭議 澳門為何也被“拉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