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領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2017-12-18 11:04:26??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林瑤 趙舒文 |
分享到:
|
優化供給 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如今,圍繞著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中國正在通過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等舉措,全力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發力點。 補上短板,中國制造正在不斷創造著新紀錄。中國已成為世界信息領域發展的重要貢獻者。國產C919大型飛機首飛成功,12月17日,第二架飛機也完成首次飛行,中國高端制造的行業名單里,又加入了大飛機這張“新名片”。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國家明確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創新開啟中國經濟新未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面向未來,我國正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進創新,加強前沿科技布局,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創新,正在開啟中國經濟永續發展的新未來。 大科學裝置推動前沿基礎研究不斷突破,為創新驅動帶來了源頭活水。目前我國已經在核物理、未來網絡、空間和天文等多個領域建成了50個重大科學裝置,在大科學裝置聚集的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和安徽合肥,國家建立三個綜合性科學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礎研究,孵化戰略新興產業。 基礎科學研究的短板正在補上來,如何進一步強化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十九大報告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構建現代經濟體系中重要內容,并用“戰略支撐”四個字,強化了創新的重要地位。 創新的引擎,正在被改革點燃。169項全面創新改革舉措在全國八個試驗區域全部啟動。2016年,我國企業科研經費投入占全社會投入的近五分之四。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機構的企業達到2萬多家。 目前,在數字科技的人工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北京中關村成為繼美國硅谷之后,全球第二大吸引全球風險投資的區域,人工智能產業與硅谷齊頭并進。 在剛剛落幕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了18項世界最頂尖互聯網科技成果,中國團隊研發的占六成以上。創新對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撐作用正在逐步顯現,也在為中國經濟開啟嶄新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12-18]中宣部印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通知
- [ 12-17]這些經濟大事,習近平要求明年重點干
- [ 12-16]緊扣新要求 奮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徐州市考察引發強烈反響
- [ 12-16]“融”“榮”與共 習近平帶領港澳臺同胞共圓中國夢
- [ 12-16]習近平要求共產黨員都要照照“三不伸手”這面鏡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