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十九大后的首次,明年又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將如何踏上新征程?有哪些新作為?
人民日報客戶端梳理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經濟的8大論斷,帶你提前了解中國經濟未來布局。
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1、中國經濟將長期向好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前景是光明的。”
——11月9日,習近平同特朗普共同出席中美企業家對話會閉幕式并致辭
“中國經濟具有長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有基礎、有條件、有動力實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習近平致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賀信
十九大后,習近平兩次向外界傳達了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的堅定信心。
經過過去五年的發展,中國經濟已經進入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6.9%,已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運行區間內;更重要的是,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就業目標超額完成,企業景氣度多項指標創近5年新高……
而且,今年一年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4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并非自夸,國際社會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2、穩中求進總基調仍要長期堅持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
——12月8日,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
穩中求進,是5年來中國經濟運行的主基調。5年的發展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經濟取得今天舉世矚目的成績,靠的就是“穩”住經濟運行同時,在深化改革開放和調整結構上求“進”。
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未來,中國還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任務艱巨、情況復雜,更需要冷靜地看大局、明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11月10日,習近平應邀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3、中國改革將領域更廣、舉措更多、力度更強
“明年,我們將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改革的領域將更廣、舉措將更多、力度將更強。”
——11月10日,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
過去五年,中國推出360個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項改革舉措,一批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范疇,把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已經展示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傳遞出中國改革正朝著領域更廣、舉措更多、力度更強的新階段邁進的強烈信號。
明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有哪些新作為,值得期待。
4、中國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11月9日,習近平同特朗普共同出席中美企業家對話會閉幕式并致辭
在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今天,習近平的這份表態無疑給全世界吃下“定心丸”。
未來15年,中國市場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而且,中國承諾凡是在境內注冊的企業,都會被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面對這樣一個規模龐大、潛力無限的開放市場,沒有誰不心動。而且,中國將進一步走向世界、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未來將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