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稱,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強勢,預計全年增速為6.8%,超過最初預期。近期世界各大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高度評價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貢獻??梢哉f,2017年是中國的成功之年。那么,2018年的中國經濟會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會有哪些亮點,又存在什么風險?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中國經濟增長“大大超出預期”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9日刊文稱,中國經濟保持增長韌性,改革勢頭良好。報道援引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李偉喬的觀點稱,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監管措施,緩解宏觀經濟失衡,并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降低了金融風險。李偉喬認為,從多個方面來說,2017年都是中國的成功之年,中國的家庭收入和消費快速增加,促進了經濟再平衡。 “大大超出預期”,對于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美國財經媒體CNBC給予盛贊。CNBC報道稱,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中國政府正在積極引導經濟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內將繼續穩步發展。 英國路透社則列舉了一組中國經濟的亮眼數據。在電子產品和高科技產品銷售強勁的推動下,11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2.3%,這一數據高于此前分析人士5.0%的預測值,為8個月以來最快增速。與此同時,大宗商品采購推動了進口增長。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顯示,中國11月份進口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大大高于11.3%的預測值。 美國《華爾街日報》則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中國經濟最近一年的表現。該報稱,2017年做空中國經濟的投資者代價慘重,苦不堪言,因為這與中國經濟向好的大趨勢背道而馳。 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金融時報》報道認為,在一些頂尖技術公司的推動下,數字經濟正在中國快速發展,包括物聯網、虛擬貨幣、金融技術、人工智能、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大數據。數字技術的進步讓中國經濟獲得了全新活力,中國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使中國成為全球數字經濟革命的中心。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稱,在居民收入增長和外需回暖的支撐下,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強勢,預計2017年全年增速為6.8%,超過最初預期。全球貿易復蘇是支撐2017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2015年至2016年的負增長,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連續三個季度為正值。企業信心上升,就業機會持續增加,資本外流企穩,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自2016年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了去杠桿的重要措施,包括收緊貨幣政策和一系列減少金融風險的規定。因此,2017年前11個月非金融行業信貸總額的年化增速放緩至14.1%,2016年是15.9%。非銀行金融市場的信貸擴張減速更為顯著。 報告還特別對中國政府預算改革和養老體制改革進展情況作了評點,認為這兩項重要改革的成功實施對于中國未來的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再平衡和社會轉型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 無獨有偶,世界各大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高度評價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貢獻。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布《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達到3%,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其中,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約占三分之一。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個人消費、較高出口和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帶動下,預計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明后兩年將分別達到5.8%和5.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2019年將從今年的11.9萬億美元增至14.2萬億美元,超過同年歐元區共計14萬億美元的GDP。中國經濟對未來世界經濟的貢獻還將持續增加。 美國財經媒體CNBC近日發布的一項面向25國民眾的全球調查顯示,49%的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看法,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事務能發揮“積極影響”,這一比例要明顯高于美國的40%。 未來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強勢增長 瑞銀集團日前在英國倫敦召開2018年全球宏觀經濟與市場展望發布會。期間,瑞銀集團投資銀行部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杠桿將成為宏觀經濟核心主題,預計總體經濟發展質量將不斷提升,硬著陸風險大幅下降。 2018年中國經濟結構將持續改善。瑞銀集團投資銀行全球宏觀策略師亞努斯·康圖波魯斯表示,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將持續推進。2018年消費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作用,預計中國2018年、2019年國內消費增速將超過7%?;ヂ摼W消費和網上購物的強勁增長態勢還將延續。隨著消費升級,可選消費和服務類消費在總體消費的比重也將進一步提升。 談及對于全球市場的影響,他表示,隨著消費在中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將會越來越穩定。因此,即使中國經濟未來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波動都將是有限的。在中國經濟增長結果更具穩定和可預測性的形勢下,中國資產的相關風險溢價應該有所下降。 不少悲觀論者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會大幅下行修正,對經濟造成沖擊。對此,瑞銀集團新興市場跨資產策略負責人巴農·巴韋賈表示,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放緩將是溫和的,市場硬著陸風險較低。一方面,中國房地產市場庫存較低,房地產建設增速會保持相對穩定;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產業調整,房地產相關大宗商品和工業部門生產投資模式已經發生變化,提高了應對市場降溫的能力。 對于人民幣未來走勢,亞努斯表示,穩定是其對于人民幣未來走勢的核心預期。他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匯率,未來數年內將保持對一籃子貨幣的穩定。目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已經趨于均衡,外匯儲備也保持相對穩定態勢。 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也指出,中國GDP增速預計2018年放慢至6.4%,2019年為6.3%,主要因為國內政策收緊。審慎的貨幣政策、更嚴格的金融監管以及政府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去杠桿化,預計都會使增速暫時放緩。但是,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簡報》作者之一米麗莎認為,有利的經濟條件為進一步減少宏觀經濟脆弱性和深化改革提供了一個大好時機。 新聞多一點 央行報告:企業家信心指數環比提高3.1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19日公布的四季度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1.8%,比上季度提高3.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7.6個百分點。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為79.1%,比上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 從企業經營狀況看,報告顯示,企業盈利指數為61.5%,比上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其中,42.4%的企業家認為比上季“增盈或減虧”,38.2%認為“盈虧不變”,19.4%認為“增虧或減盈”。 從實體經濟貸款需求看,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65.7%,比上季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中、小微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為58.6%和62.2%,比上季分別提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 對于貨幣政策,有19.1%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偏緊”,比上季下降3個百分點;78.6%的銀行家認為“適度”,比上季提高3.6個百分點。 |
相關閱讀:
- [ 12-21]打擊經濟犯罪須厘清刑民界限
- [ 12-21]明年中國經濟何以讓人樂觀
- [ 12-21]共享經濟破瓶頸 要打好知識產權這張牌
- [ 12-21]泉州亮出今年前11個月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成績單
- [ 12-21]IMF下調英國經濟增長預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