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加速躍入數字化 從消費者角度看,中國已是全球領軍者,但其產業數字化仍落后于美國。然而,中國正奮起直追,另一波強大的產業數字化浪潮正開始席卷其整個經濟。 在面對消費者的領域,坐擁世界上最龐大電商市場的中國——占全球電商交易總額的40%以上——已是公認的數字巨人。中國仍有巨大上升空間:擁有龐大且相對“年輕”的國內消費市場,且其消費者迫切并樂于接受所有實現數字化的事物。不妨以互聯汽車為例。麥肯錫對中德美三國的3000多名受訪者調查后發現,超過60%的中國受訪者愿意為獲得互聯功能而更換汽車品牌,而德國受訪者的該比例僅為20%。 中國的許多行業都已處于實施數字化的合適時機,因為它們極其分散且效率低下。例如在貨運領域,中國約有數百萬家公路運輸企業,但其中約95%都是個體戶或小公司。缺乏透明的實時行程信息意味著中國公路運輸的平均空載率約為40%。相比之下,德美兩國的該平均比率僅為10%至15%。與運輸不同的是,中國電商正引領世界,而該行業正應用數字化技術來提高效率。一個與眾多快遞公司相連的大數據平臺每天能處理9萬億條信息并調動170萬名物流及配送人員。此類數字化舉措可謂立竿見影:在中國盛大的“光棍節”購物狂歡活動中,遞送1億包裹所需的天數已從2013年的9天降至去年的3天半。 數字化措施的這種巨大增效作用能應用于所有行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新研究發現,到2030年時數字化或將轉變(并創造)中國10%至45%的產業收入,并在此過程中將其經濟提升到新的全球競爭力水平。最大的轉變或將發生在醫療領域。在城鄉醫療資源極其失衡且幅員如此遼闊的中國,受到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助推——并通過遠程和數字化措施提供——的醫療服務具有巨大潛力。中國醫療實行大數據革命的時機已然成熟。 上述創新只是中國充滿活力且正在擴大的數字化經濟生態系統的一張小快照。充滿激情的消費者、日益健全的生態系統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所有這些正在確保中國在全球數字化版圖中占據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作者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丁雨晴譯) |
相關閱讀:
- [ 11-21]科技創新引領中國經濟轉型
- [ 11-09]美媒稱工廠是連接中非橋梁:助非洲重現中國經濟壯舉
- [ 10-21]外媒分析中國經濟增長穩定背后:購買力有保障 消費蓬勃發展
- [ 08-25]中國經濟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 [ 08-15]擔憂中國經濟下行實無必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