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0年證明 牛頓錯了愛因斯坦對了 引力波從何而來?雷納·韋斯為何會想出設置LIGO裝置? 你我熟知的一個民間故事:牛頓坐在一棵樹底下,被蘋果砸了,由此有了靈感,發現了萬有引力。 在330年前,科學家牛頓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年學校里都在學習這個物理史上的著名理論。牛頓認為,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存在萬有引力,而且物體之間引力的傳遞不需要時間。這就是為什么地球圍繞太陽轉,為什么樹上的蘋果會落地。 但在100年前的愛因斯坦看來,牛頓錯了,錯在兩點。第一是在高速運動的大質量天體周圍牛頓引力是不足夠的,比如著名的水星進動問題;第二是牛頓引力里面引力不是以有限速度傳播的,像其他信息一樣,在1905年的狹義相對論中所提到的,引力的傳播速度是不能超過光速。 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并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由于無法實驗證實,愛因斯坦自己對引力波也并不一直堅信。愛因斯坦曾看著他的引力公式說道:“所要研究的數字和維度都太小了,小到不會對任何事物造成影響,也沒有人能夠測量。” 1967年,當時的麻省理工物理學主任雷納要設計一門有關廣義相對論的課程,他想到了用100年前沒有的激光來證實愛因斯坦的預測。 而這一切,直到2015年人類首次發現引力波,整整花了40年。 雷納風趣地說,雖然他堅信自己會成功,但愛因斯坦在投稿預測引力波后,也曾一度反復。 當時,愛因斯坦投稿的第一家雜志社匿名評審認為該論文需要修改,不宜發表。因此,愛因斯坦就另投了一家雜志。但論文發表后,愛因斯坦也曾一度悲觀,想撤下自己的論文,并宣稱引力波并不存在。幸虧當時有一名普林斯頓大學的副教授,聽說此事后,找到愛因斯坦,提出了論文的修改方式,才使得愛因斯坦的引力波最終保留。 有意思的是,雷納說,幾十年后,匿名科學論文評審名單解密,那名勸說愛因斯坦保留引力波論文的大學副教授,正是他第一次投稿不主張發表引力波的匿名評審。 |
相關閱讀:
- [ 12-19]諾獎得主點贊中國經濟新成就"印象深刻"
- [ 10-12]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 [ 10-09]解讀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最年輕”獎項有啥用?
- [ 10-02]2017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公布 獎項花落誰家?
- [ 12-07]非洲首位諾獎得主因特朗普放棄美國綠卡 稱同情奧巴馬
- [ 11-25]鮑勃·迪倫將缺席諾獎頒獎儀式
- [ 10-30]鮑勃·迪倫終于打破沉默 稱想參加諾獎頒獎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