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日本內閣府近日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比上季度實際增長0.6%,換算成年率增長2.5%,實現連續7個季度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7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1.5%。有分析指出,日本經濟維持緩慢復蘇態勢,主要得益于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減弱,外需形勢趨于好轉,國內失業率持續下降。不過,鑒于日本少子老齡化日趨嚴峻,私人消費持續低迷,財政和金融問題難解,中長期的日本經濟仍不容樂觀。 出口增加、失業率下降,經濟持續回暖 年底是日本人聚會的季節。在東京、橫濱等地經營數家中華餐館的吳老板卻不停感嘆生意難做,原因是公司埋單的大型聚餐越來越少,同事間的小型聚餐消費也十分有限。不過,前幾天他去銀行申請房貸倒是十分順利。過去,日本的銀行會根據餐館的營業額發放相應比例的貸款,但這次幾乎是想貸多少就給多少。 吳老板的經歷折射出時下日本經濟的一個側面,那就是資金多、消費少。 2012年底,日本實施“安倍經濟學”,祭出大膽金融政策、靈活財政政策和以結構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增長戰略,意在走出長達15年的通貨緊縮。在“安倍經濟學”三支箭中,力度最大的無疑是貨幣政策。從擴大基礎貨幣投放、推行負利率政策到債市收益率控制計劃,日本央行5年來不斷加碼貨幣寬松。截至今年10月,日本央行持有國債437萬億日元,超過日本國債發行余額的四成。日本央行購入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也從2013年4月超寬松貨幣政策執行伊始的1萬億日元,擴大到2016年7月的6萬億日元。 從積極方面來看,日本央行持續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扭轉了日元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過度升值,改變了通縮預期。日元匯率從高點時的1美元兌75日元,貶值維持在目前的1美元兌110日元上下,有效提升了日本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日企赴海外投資設廠步伐減速,部分生產開始回遷。2016年以來,世界經濟的持續復蘇和設備投資的增加,還拉動了日本國內以電子零部件和運輸機械為主的出口。今年三季度,出口對該國GDP的貢獻率達到0.5%,遠高于內需的-0.2%。據日本財務省的統計,2017年4—9月經常項目盈余11.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7%,創下9年半新高。 2013—2016年,日本GDP實際增長率分別為2.0%、0.3%、1.2%和1.0%。本輪景氣擴張期在時間上超過了1965—1970年的經濟高速成長期,位列日本戰后第二,只是增幅并不明顯。 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失業率從5年前的4.3%下降到2.7%,實現了充分就業。今年11月,日本求人倍率(招聘崗位與求職人數之比)為1.56,創下多年來新高。今年春季畢業的大學生,平均每人可以在兩個全職工作中選一個。 日本還放寬了外國人簽證制度,訪日外國游客人數逐年增長。2016年全年突破2400萬人次,提前數年實現訪日游客2000萬的目標。今年1—10月訪日外國游客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加18.3%。其中,中國游客人數占據第一位,預計今年將超過700萬人次。 漲薪停滯、私人消費低迷,經濟增幅很有限 盡管日本經濟逐步復蘇,占日本GDP約六成的私人消費卻持續低迷。日本總務省家庭支出調查顯示,今年前9個月,只有6月和8月兩個月家庭支出同比上升。今年以來,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徘徊在0.5%—1%區間,距日本央行提出的2%通脹目標尚有距離。日本央行5年來6次推遲通脹目標實現日期。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最近表示,為實現2%的通脹目標“將堅持不懈地推進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但隨著美聯儲加息縮表步伐的加快,日本未來退出貨幣寬松回歸貨幣政策正常化變得日益迫切。日本政府還面臨貨幣寬松釋放的大量資金未能流入實體經濟、金融市場功能失調等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日本企業職工的實際工資收入并未見漲。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日本企業對擴大國內設備投資也心存謹慎,不斷增加內部留存利潤。日本財務省調查數據顯示,日本全行業企業內部去年留存的利潤額已突破460萬億日元,為1998年的3.5倍之多。企業內部留存增加擠壓了薪酬分配占比,導致實際工資水平難以上漲,個人消費意愿不足。據財務省2017年7—9月法人企業統計數據,勞動者薪酬占企業利潤比為26年來最低。 三菱UFJ研究咨詢公司研究員土志田瑠璃子認為,企業經營好轉未能惠及員工,抑制了個人消費,是日本經濟增長幅度很有限的又一個原因。 少子老齡化、外部風險猶存,復蘇后勁不足 整體而言,日本經濟復蘇后勁不足。眼下,日本的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2013年以來,日本推出多個版本的增長戰略,內容涉及促進女性就業、解決入托難、擴大不需要償還的給付型獎學金,以及討論應對超長壽社會,顯示出日本對解決少子老齡化這個根本性結構難題的急迫性。 從外部環境來看,美聯儲的加息縮表進程可能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流出、繼而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由此目前引領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出口恐將下滑。而安倍第二次執政后,一直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視為撬動日本結構改革的杠桿。在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后,這一自貿協定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中長期的日本經濟仍不容樂觀。 |
相關閱讀:
- [ 12-28]于偉國在福州會見日本執政黨和經濟界代表團
- [ 12-28]日本友人到武夷山參訪
- [ 12-27]險些釀成重大事故 日本反思新干線安全檢查制度
- [ 12-27]日本工會總聯合會長崎縣聯合會代表團來閩訪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