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確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時間表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目標任務時間點,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目標是同步的。他對三個階段性目標的理解是: 重要進展是指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建立起來,鄉村文明、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成效初步顯現; 決定性進展是鄉村振興戰略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城鄉要素流動障礙全面消除; 全面振興是整個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都相當完善,城鄉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并相互促進,中國的“三農”問題得到解決。 七條“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么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么走?會議提出了七條“之路”: ——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對此,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談了他對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理解,認為要做到“三個綠色”:構建綠色發展的農業產業結構,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強化綠色發展的科技支撐,依靠科技引領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健全綠色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補貼政策體系。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國強則對重塑城鄉關系談了體會:“這意味著在今后的城市和鄉村發展中,要拆除城鄉二元體制機制的藩籬,實現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他同時提出,會議強調了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將鄉村治理上升到關系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提出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