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7年7月,全球首列實現自動駕駛的現代有軌電車成功下線。胡耀杰 攝 多部門釋信號 研究探索自動駕駛相關領域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除了地方層面,近半年來,國家層面對外公布的一系列文件中,也釋放出探索規劃自動駕駛的信號。 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中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9月,國家發改委透露,已啟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起草工作。11月,交通運輸部公布的《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也提出,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盡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 在平臺建設方面,工信部2017年12月發布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設定了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平臺,形成平臺相關標準,支撐高度自動駕駛等目標。 前不久,在2018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自動駕駛也成為高頻詞。會議提出,把握自動駕駛等新需要,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建設和形成裝備與設施協同的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 此外,會議還強調,提前研究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就業替代效應,培養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培育合格的交通強國建設者。 可以預想,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走進你我生活,或已不再遙遠。(完) |
相關閱讀:
- [ 12-31]智能公交上路法律空白待補
- [ 12-29]條碼支付告別“無證駕駛”、“危險駕駛”
- [ 12-16]芬蘭研發出可在冰雪道路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
- [ 12-09]法律困境待突破 自動駕駛汽車十年內難成規模?
- [ 12-06]澳大利亞優步網約車司機連續駕駛12小時將被強制下線
- [ 12-05]臺一男子駕駛贓車將人撞落山谷后逃逸 被判6年半
- [ 11-22]人工智能改變傳統駕駛 智慧交通離我們還有多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