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觀察 2018年反腐六大看點值得期待 今年將嚴查“兩面人”等 2017年12月27日,一條消息迅速占據各大網絡媒體和新聞客戶端的顯要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18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那么,本次會議傳遞出哪些反腐新信號?2018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哪些看點值得期待? 看點一:去年“打虎”交出亮眼成績單 今年將嚴查“兩面人”等 本次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要把全面從嚴治黨長期堅持下去,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決不半途而廢。”這是對十九大后“反腐是否是一陣風”“反腐力度會弱化”等個別猜測聲音的最好回應。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仡?017年以來的反腐敗斗爭,成果豐碩,重拳頻出。 2017年1月6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笨倳洈S地有聲的話宣示了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 距離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僅過去5天,被稱為“2017年首虎”的甘肅省委原常委、常務副省長虞海燕落馬,2017年的“打虎”大戲就此拉開序幕。記者通過統計中紀委網站發布的通報發現,去年以來,近20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審查,10余名中管干部因嚴重違紀問題被處分,其中不乏孫政才這樣的副國級“大老虎”。此外,中央紀委持續發力嚴防燈下黑,“揪出”了張化為、曲淑輝、莫建成三名部級“內鬼”。 未來哪些領導干部將成為嚴查對象?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答案:下一步要嚴肅查處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和違背黨的政治路線、破壞黨內政治生態問題,重點審查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領導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嚴肅查處政治問題和腐敗問題通過利益輸送相互交織,在黨內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的行為。 記者截稿前,2018年已有兩名省部級干部落馬,分別是:陜西省副省長馮新柱和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對此中紀委發表評論表示,這讓我們看到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如磐石的決心,領略了什么叫做“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的篤定節奏。 看點二: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未來重點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去年12月27日,中央紀委對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指出,這8起問題,有6起發生在2017年或違紀行為持續到2017年,這說明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糾正“四風”任重道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從中央政治局立規矩開始,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身體力行,馳而不息、狠抓不放,剎住了面上享樂奢靡歪風,扭轉了不正之風慣性,黨風政風為之一新,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作風建設成效有口皆碑、有目共睹,成為黨的建設一張亮麗名片。數據顯示,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98758起,處理270371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0510人。 新時代正風肅紀持之以恒。黨的十九大閉幕后不久,黨中央出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又就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從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的堅強決心,釋放出了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的強烈信號。 下一步查處“四風”問題將重點聚焦何處?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徙木立信、以上率下,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抓具體、補短板、防反彈,重點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使黨員干部知敬畏、人民群眾有信心。 看點三:嚴懲群眾身邊的“微腐敗” 未來三年劍指扶貧領域腐敗 基層政治生態在整個政治生態系統中發揮著兜底功能。老百姓接觸最多的是經常打交道的基層干部,發生在百姓身邊的種種“微腐敗”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 “湖北省武穴市水產局漁政船檢港監管理局船檢股副股長、駐石佛寺鎮孫福二村第一書記劉素兵等人弄虛作假,使尚未脫貧戶‘被脫貧’。李兵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017年12月14日,中央紀委公開曝光八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劉素兵正是典型案例之一。2017年以來,中央紀委分四次通報曝光了34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其中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25起,涉及70余名黨員及領導干部,在這之中縣直機關以上黨員干部占比超過一半。 勤揮“蒼蠅拍”、懲治微腐敗,不僅能切實維護群眾利益,而且還能帶來基層干部作風的轉變和政治生態的改善,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與此同時,12月中旬,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通知,決定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此次治理重點既有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有相關責任落實不力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盲目決策、弄虛作假、數字脫貧、虛假“摘帽”等問題,也將成為治理重點。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治理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樣沒有完成時??梢灶A計,在未來三年,扶貧領域的反腐敗將作為一項特殊的重點反腐任務來抓。 看點四:密織追逃天網 海外追逃行動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12月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百名紅通人員”第50名周驥陽被緝捕歸案。第二日,“百名紅通人員”李文革回國投案自首,再次刷新了追逃追贓成績單。數據顯示,去年以來,中國共追回外逃人員1021名,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92人,追贓金額9.03億元人民幣。 此前,2017年4月27日,中央追逃辦首次以公告形式,曝光“百名紅通人員”中22名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的外逃人員藏匿線索,其中包括備受輿論關注的河北省委原書記程維高之子程慕陽等,這在追逃追贓工作中尚屬首次。5月10日,中央追逃辦公布了已歸案的40名“百名紅通人員”后續工作進展情況。 去年以來,中國積極搭建國際反腐敗多層次合作平臺,拓展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增強。11月13日,第二十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發表《中國—東盟關于全面加強有效反腐敗合作聯合聲明》。這是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首次在反腐敗領域發表聯合聲明,開啟了本地區攜手治理腐敗的新篇章。 “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黨的十九大報告向全世界昭示我們黨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有網友表示,回顧過去的五年,“紅通”“天網”“獵狐”等行動對外逃腐敗分子具有極大的威懾力,以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表明我們黨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 對于下一步如何開展國際追逃追贓,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反腐敗教育與研究中心秘書長彭新林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指出:“要努力構建以追逃追贓為基礎的反腐敗國際合作新秩序,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加強中國的話語權,比如說主動設置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合作議題,搭建國際交流合作的平臺。下一步,海外追逃行動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要真正把懲治腐敗的天羅地網撒向全球,達到讓已經潛逃的無處藏身、讓企圖外逃的丟掉幻想的雙重目的?!?/p> 看點五:新一輪巡視即將展開 要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魯煒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1月21日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此則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發社會輿論強烈震動。人們在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堅如磐石的反腐敗決心的同時,也許會問:十九大后“首虎”,為什么是魯煒?中紀委網站對此公布了答案——十九大后"首虎"魯煒落馬,源自中央巡視最新工作方法“機動式”巡視作用的彰顯。 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得到了創新發展,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支撐。去年8月,第十二輪巡視整改情況全部公布,十八屆中央巡視圓滿收官。12輪中央巡視對277個地方、單位黨組織進行“政治體檢”,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在中央巡視的帶動下,各省區市黨委也完成8362個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任務。 在巡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背景下,黨中央在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過程中,創新加入了巡察制度,并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的目標。對此,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指出,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動巡視巡察工作的決心,堅定不移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力度。通過這樣的舉措,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充分發揮了巡視工作標本兼治的戰略作用。 下一步中央巡視工作是否還會繼續出發?對此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楊曉渡在十九大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我們正在做計劃,十九大閉幕后,新的巡視要展開。”對于未來巡視重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十九大閉幕后,新巡視的展開將會大力糾正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這項工作是短板也是難點。 看點六: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在全國推開將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 去年12月,中央紀委七位領導密集出京調研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好奇本次多位領導分赴各地究竟為了何事?原來,此次是“經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批準”,“按照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就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到地方調研,強調要準確把握黨中央精神和要求,確保改革試點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根據黨中央決定,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試點,為在全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積累經驗。黨的十九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求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 十九大結束后,10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11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11月7日,備受關注的監察法草案首次公布,并向社會征求意見。草案規定了國家監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包括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委員會是最高國家監察機關,由全國人大產生并對其負責,將對6大類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并明確監察委可采取留置等12項措施。 隨著去年底今年初的地方人大換屆,各地的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將陸續成立。按計劃,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將通過國家監察法并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李源) |
相關閱讀:
- [ 12-28]得到體面對待 沙特反腐風暴23人“和解”獲釋
- [ 11-22]沙特外長:反腐風暴兩年多前就開始醞釀了
- [ 11-09]反腐風暴刮起后 沙特開會給投資者吃定心丸
- [ 11-09]沙特反腐沒收8000億美元 巨額財富或被充公
- [ 11-08]沙特反腐行動為投資者帶來希望和風險
- [ 11-08]沙特“反腐風暴”或充公8000億美元資產
- [ 11-07]沙特反腐行動為投資者帶來希望和風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