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期) 2018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奶粉新政”全面實施。 根據規定,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洋奶粉,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自2018年起,嬰幼兒配方奶粉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出售,必須獲得產品注冊證書,未注冊者將被勒令退出市場。 這場奶粉行業大變革中的主角們,有的歡欣雀躍摩拳擦掌,有的發起三四線城市爭奪戰,還有的海外布局暗度陳倉。 2018年伊始,一場爭搶全球最大奶粉市場話語權的暗戰,已經全面開啟。 奶粉市場重塑格局,3/4企業或被淘汰出局 截至2017年12月28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33批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名單中,總計涉及97家乳企319個品牌,批準奶粉配方940個。其中,通過配方注冊的進口產品一共有68個品牌197個配方,占總配方名單的20%左右。 據統計,目前我國10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奶粉注冊制新政在1月1日正式實行后,貼牌、代加工和假洋品牌將全部被清出市場,品牌數量將從2000個配方縮減到幾百個。 “這次奶粉新政預計將帶來一場行業大清理。”國家食藥監總局原副局長滕佳材表示,新政意味著我國嬰幼兒奶粉生產的門檻高了,也意味著奶粉市場徹底洗牌、重塑格局。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注冊完成后,最多可能保留約600個配方系列。“很多中小企業人才、研發能力、管理明顯不達標,大約有3/4資質不夠、研發能力差的生產企業將退出嬰幼兒奶粉生產領域,預計會讓出25%的奶粉市場?!?/p> 國家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表示,新政對企業來說是一次大考,以前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例如現有企業中,產品數量9個以上的生產企業有59家,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二是使用標簽和廣告亂象較多。 “歐美每個企業只有3至6個配方,很多企業必須做減法,確保3個配方;益智、免疫消化組合、優質蛋白配比等夸張的、未經證實的標簽,使用進口奶源、有機牧場等模糊性的詞語,以及標注乳白、零添加、蛋白等不需特殊標注的營養成分等說法,都不準再使用?!瘪R福祥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
相關閱讀:
- [ 12-30]澳奶粉商關注中國最嚴奶粉新政:一切為了寶寶安全
- [ 12-29]新注冊奶粉2018年起全面上市 940個配方已獲批
- [ 12-15]中資奶粉廠給法國小城帶來活力和希望
- [ 12-13]喜麗雅“問題奶粉”流入福建 市民可到店里退貨
- [ 12-12]疑染病菌 法國乳業巨頭全球召回嬰幼兒奶粉
- [ 12-11]英媒:澳大利亞奶粉大量運往中國 中間商“遍地開花”
- [ 12-08]配方注冊執行日期再獲寬限 吃進口奶粉不用擔心"斷奶"
- [ 12-04]“史上最嚴奶粉新政”倒計時 國內乳企加快海外布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