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新網1月11日電全球暖化使得海洋溫度上升,連帶導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綠海龜性別比例出現異常。最新科學研究發現,新孵化的綠海龜未來可能全變成雌性,造成綠海龜性別比失衡,或面臨絕種危機。 資料圖:剛剛破殼而出的綠海龜寶寶。 中新社記者 鐘欣攝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加州州立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9日共同發表研究警告,依據海灘沙溫決定孵化時性別的綠海龜,可能受溫度升高影響,使同批孵出綠海龜全變成雌性。 研究團隊分析了大堡礁兩組基因相異綠海龜群,發現北方綠海龜群有多達20萬只全是雌性。研究人員經深入調查后,更發現在北大堡礁較暖海域中,99.1%的幼體及99.8%亞成體綠海龜均為雌性,而成年體當中有88.6%為雌性綠海龜。而位于較冷的南大堡礁,雌性綠海龜的比例只有65%至69%。此報告刊登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由于綠海龜的性別是由綠海龜蛋在沙灘上孵化時溫度環境所決定,溫暖氣溫會增加孵出雌性綠海龜的比例,“北方大堡礁綠海龜群在過去20年來大部分都孵出雌性,這群綠海龜恐怕未來全部變成雌性。”研究人員警告,全球平均氣溫預計于2100年前上升2.6℃,綠海龜的夭折率會提高,而雄性綠海龜更可能會在不久將來完全絕種。 主導這次研究的約翰遜(Michael Jensen)博士表示對結果感到意外,并提到全球氣候變化是綠海龜面臨絕種的元兇,縱然全球溫度在未來幾年有望下降,約翰遜認為這并非長遠的解決辦法。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主席奧戈爾曼(Dermot O’Gorman)指報告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強調生態保護組織應著手研究生育雄性綠海龜的方法。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