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縣成扶貧貪腐重災區:村干部違紀紀委壓案不辦
2018-01-14 07:19:46?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王祥楠 |
分享到:
|
貧困縣成為扶貧貪腐重災區 1月7日,河北省張家口市紀委通報5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件,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1名村黨支部委員因騙取套取財政扶貧資金、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好處費、享受國家扶貧補貼、虛報扶貧項目套取補貼資金等問題,被處以開除黨籍或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就在十幾天前,蔚縣官場正經歷了一場疾風暴雨的扶貧問責,該縣縣委書記、縣長均被免職。與之同時,針對張家口扶貧領域的突出問題,中紀委和河北省紀委均進行了嚴厲問責,5名張家口市級領導被問責,兩名縣委書記一名縣長被免職,處理之嚴厲可謂前所未有。 張家口是河北省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到2016年底還有1275個貧困村、27.76萬貧困人口。截至目前,該市還有康保等5個省定深度貧困縣,占河北省深度貧困縣的一半,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然而,該市在扶貧領域卻頻發貪腐和職務犯罪,成為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重災區。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張家口扶貧領域職務犯罪頻發背后,不僅有當地政務財務不透明、缺乏監督“一言堂”等問題,還有相關責任部門甚至是紀檢監察部門不正確履行職責等問題,造成大批扶貧資金“代理人”監守自盜、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嚴重損害了貧困農民的切身利益。 村干部中飽私囊縣紀委壓案不查 2017年12月19日,河北省多地法院公開宣判5起涉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5名被告人均被判處刑罰,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其中3起案件。張家口市赤城縣兩名村干部侵吞危房改造補貼資金4萬多元,分別獲刑1年和8個月,并被各處罰金10萬元。 事實上,一個時期以來,河北紀檢監察及其他部門每每通報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情況,張家口必然“榜上有名”。 張家口紀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中央紀委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前夕,該市共查處涉及扶貧領域腐敗問題119起,給予黨政紀處分83人;會后兩個月時間里,該市共梳理出扶貧領域重點問題線索314件,立案查處63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09人,挽回經濟損失56.3萬元。 與其他地方扶貧領域職務犯罪類似,張家口相關扶貧貪腐案件的犯罪主體也多為鄉村組織成員。在已曝光的張家口相關扶貧領域貪腐案件中,作案手段多為虛報、冒領,案件涉及多種項目補貼。一些村干部或在扶貧資金申報時“無中生有”,采取虛報貧困戶人數、偽造貧困戶申報手續;或在資金發放上“雁過拔毛”,利用農民對具體扶貧項目不清楚的弱點,少付應發放資金而侵占貧困戶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張家口查處的多起扶貧領域職務犯罪中,諸多為“窩串案”,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與村會計共同協商犯罪,而且一些案件作案時間跨度長,多起長達10年以上。除了一些村干部的貪腐,張家口甚至出現紀檢監察部門對扶貧領域問題處理失職的現象。 2017年12月4日,河北省紀委通報了張家口市康保縣紀委在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的問題。據通報,康保縣紀委沒有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反映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壓案不查;違反辦案紀律,違規接受被反映人宴請或收受禮品;不正確履行職責,在案件核查中避重就輕,有意回避反映的核心問題;違反工作規則,程序混亂、違規造假。隨后,康保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劉光軍等紀檢系統多名干部被處以免職、調離、黨內嚴重警告等黨紀處分。 |
相關閱讀:
- [ 01-12]豐澤區北峰街道計生協為計生貧困家庭開展寒冬送溫暖慰問活動
- [ 01-12]探索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的路徑
- [ 01-12]省紅十字會機關工會組織干部職工參與“關愛貧困家庭? 溫暖過大年”公益健步走活動
- [ 01-11]福州市計生協會對貧困計生家庭精準幫扶 甘露滋潤千萬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