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組合拳” 補齊金融監管短板
2018-01-16 15:28:1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備受關注的“僑興案”,在2017年年末落下帷幕。銀監會開出“史上最大罰單”,違規擔保“窩案”罰沒超20億元。 2017年,監管部門把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整治市場亂象,依法查處大案要案,“僑興案”即是其中的突出個案。進入2018年,維護金融業合規健康發展,金融強監管防風險力度還將持續加大。 1月13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明確2018年重點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案件與操作風險、行業廉潔風險等8個方面。 在銀監會有關負責人看來,2017年銀監會組織開展了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下大力氣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銀行業經營發展呈現出積極變化,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但是,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銀行業改革發展和監管的常態化重點工作。 金融“組合拳”直指脫實向虛 “2017年宏觀調控的主要指向,是通過強監管來治理各種金融亂象和金融脫實向虛問題,以降低金融體系潛在風險,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2017年年初的“一行三會”工作會議,到年中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到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控金融風險都是重中之重,而持續優化監管體系和執行力度則是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方式。 在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看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既要防“黑天鵝”“灰犀牛”,更要防范“明斯基時刻”的出現。對此,監管指向準、出手重,在“堵偏門”的同時更多“開正門”,推動金融轉型升級。 在銀行業,從監管范圍看,包括表外理財、同業存單納入MPA,銀監會“三三四”專項治理,嚴查消費貸入樓市,發布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監管方案密集出臺。從監管力度看,截至目前,銀監會已公布2655張罰單,數量之多達到歷史之最。 在保險業,保監會同樣重拳出擊整治市場亂象。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8日,年內保監會已公布37張監管函,而2016年全年為16張。除了監管函,保監會的行政處罰更是“直擊要害”。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保監會開出了47張罰單,各地保監局出具了878張罰單,總計925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
相關閱讀:
- [ 01-03]機構:內地金融服務公司帶旺 香港甲級寫字樓需求
- [ 01-03]廈門中院披露涉自貿區案件情況 金融類糾紛占五成
- [ 12-28]1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590起
- [ 12-27]歐元匯率遭遇閃跌 分析師稱不是由基本面引起
- [ 12-25]政策解讀·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金融風險該怎么防
- [ 12-25]金融管理部門為未來工作“劃重點”
- [ 12-24]聚焦投資機遇 金融專家聚廈門共論新時代投資方式
- [ 12-22]中國經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