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區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巨大的屏幕被各種數據、實時監控畫面填滿。圖為深圳寶安區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千龍網記者查甜甜攝 “智慧因子”植入城市治理 深圳寶安區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巨大的屏幕被各種數據、實時監控畫面填滿。 記者了解到,這個依托大數據構建的指揮中心是兩年來深圳寶安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成果。 “這個大數據資源中心,匯集了市區71個部門659項業務數據、4.1萬路視頻,實現24個系統的數據實時共享,成為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和大腦。”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針對部門之間信息不共享、系統不兼容等問題,建成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個機房、一張網絡,形成“共享實用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已在“互聯網 ”政務服務、網格化智慧管理、智慧管控、聯合應急、“大誠信 ”、公眾信息服務等多方面取得成效。 “消防處置中,構建了5分鐘消防圈。”現場工作人員回憶,2017年5月25日凌晨,新安街道上川社區發生火災,從市民報警、區聯合應急指揮體系下達警情、消防隊員響應出發和到達現場,僅用了2分23秒,3分鐘內救出了7名被困人員,6分鐘撲滅明火。 寶安區還在治理方式上進行改革,利用“小網格”撬動城市“大治理”。目前,寶安區建立了1個區級大網格、10個街道中網格、124個社區核心網格、4833個工作微網格,完成“人、格、物、事”落圖落格,實現消格、安格、警格、查違格和124個社區的深度融合,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重點難點問題的精準發現和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寶安區作為深圳市信用體系改革唯一試點區,如何讓這張覆蓋全寶安的“信用網”發揮實效?寶安區做了多種嘗試:通過對接寶安區義工系統,實現全區義工信息納入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通過對接寶安文體旅游局,建成深圳首個文體旅游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破解“小隊伍大市場”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