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16日電 題:大量危險廢物頻頻跨省傾倒,每噸非法獲利數百元!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黃浩銘、朱麗莉、鐘泉盛 為減少處理成本、逃避監管,大量危險廢物被千里迢迢偷運到其他省份偏僻的鄉村,肆意傾倒或填埋,導致樹木枯死,空氣污染。 近年來,廣西、河北、安徽、湖南等多地發生遭不法分子將危險廢物跨省傾倒、填埋事件。這些危險廢物少則數十噸,多則上萬噸,違法者每噸獲利數百元,給地方環境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偏僻鄉村成危險品堆放場,有環境監測人員被熏進醫院 “一開始以為這些東西是修路用的柏油,想不到竟然是毒害我們的東西。”說起去年春節前后村莊旁一個廢棄磚廠存放的危險廢物,廣西來賓市武宣縣祿新鎮地有村村民黃海壽仍然充滿憤怒。 自2016年開始,劉某某、韋某某等人將6650多噸廢油從廣東運輸到廣西來賓市,在多地堆放、傾倒、填埋。地有村就是堆放的地點之一。涉案人員晚上偷偷將14500多桶、重約3980噸的強酸性煉油廢渣分批運到這個偏僻鄉村,在毫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露天堆放。 直到強烈刺鼻的化學味不斷散發,周圍植物不斷枯死,村民們才意識到這是有毒有害物質,向有關部門舉報。經相關部門鑒定,這些廢渣被隨意堆放、傾倒、填埋后發生不同程度泄漏,導致當地環境受不同程度污染。 在鄰近廣東的廣西賀州市,同樣發現兩個傾倒強酸性危險廢物的地點。2017年6月,招某某等人通過林某某等人,將400噸左右的危險廢物運到賀州八步區聯盟村、址洞村的偏僻地點傾倒。 在址洞村一處偏僻的桉樹林內,林某某等人將從廣東轉移過來的危廢物倒入一個長約150米、寬約50米、深度在0.5米到2米不等的大坑內。周圍的桉樹很快就被強酸熏得枯黃,所幸傾倒的過程被村民發現并舉報,公安、環保等執法人員及時趕到并控制了數名涉案人員。 “首批前往取樣檢測的工作人員只戴了普通的口罩,隨后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適,一些工作人員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八步區環保局局長岑家茲表示,這些危險廢物具有強酸、強腐蝕性,對環境損害較大。 不僅在廣西,近年來,安徽省五河縣、湖北鄂州市、江蘇蘇州市、湖南寧鄉縣等地也相繼查處了多起危廢跨省傾倒案件,少則數十噸,多達上萬噸,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悉,跨省傾倒危險廢物的地點,一般分布在省際交界或者江河的上游,人流物流密集,運輸方便且不容易被發現。一些涉事企業負責人稱,由于跨省取證難度較大,執法部門查處后一般只追究運輸者和處置者的責任,廢物源頭方往往以處置方式“毫不知情”推脫責任。 違法傾倒成本僅是正規處理費用的十分之一,一噸能掙幾百元 記者調查發現,跨省傾倒危險廢物已經形成黑色利益鏈。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介紹,在賀州市八步區“6·9”跨省轉移傾倒危險廢物案中,肇事企業曾經支付了600多萬元給一家正規的環保企業處理了700多噸油渣。但肇事企業負責人招某某認為處理費用過高,他通過偽造手續突破監管,將800多噸剩余危廢物交給無資質的中間人處理,僅支付70萬元處理費用。 在欽州港重大硫酸泄漏案中,肇事企業欽州天錳錳業有限公司的儲存罐倒塌破裂,1100噸廢硫酸泄露,并一度使欽州港部分企業停產。經過專業機構鑒定,造成嚴重生態環境損害。 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公司負責人杜某為獲得上家給的處理補貼,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非法收儲了15000多噸90度硫酸。從源頭生產企業到天錳公司,經過三四個環節層層抽取利潤,天錳公司仍可每噸獲利480元。 廣西來賓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黃金偉介紹,來賓市破獲的幾起跨省傾倒危險廢物案件中,危廢物來源是廣東的化工企業。廣東的一些中間人非法為這些企業轉移處置危廢物,收取了一定的處理費用后,以更低的價格轉給廣西的中間人,這些中間人聯系運輸車輛和處置的場地,最終把危廢物傾倒填埋。 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能夠每噸獲利50元至200元不等。多名涉案者供述,這門生意來錢快,偷偷處理不容易被察覺,所以鋌而走險。 源頭監管缺失,遏制違法需多方合力 參與賀州信都鎮“6.9”案的辦案人員表示,跨省傾倒危險廢物,暴露了相關環境監管的缺失。據透露,犯罪嫌疑人招某某在危廢物已經被廣東某地環保部門查獲的情況下,竟還通過層層中間人,將剩余的超過一半危廢物非法轉移。 目前,各地加大了對跨省轉移危險廢物的懲處力度。2016年6月,河北省檢察機關通報一起地跨多省處置危險廢物的環境污染案。500噸高危工業廢物從江蘇運出,被不法分子違法傾倒在河北、山東多省。錢某某、武某某等人因環境污染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至三年,并處罰金3萬元至5萬元不等。 2017年1月,被列為公安部第二批環境污染類督辦案件的湖南“3·9”特大跨省環境污染案中的10名犯罪分子被寧鄉縣人民法院以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七個月至六個月,并處罰金35000元至3000元不等。 今年1月初,廣西法院系統集中宣判了6起污染環境犯罪案件,34名被告人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對于這些環境污染案件所造成的損失,廣西檢察機關正在準備對相關責任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追討相關費用。 專家稱,有效打擊跨地域環境犯罪,必須協調各部門、各地方通力合作,形成全流程、網絡化的監管體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蒙美福說,目前,廣西通過健全環保、安監、交通、海事、公檢法等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將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貯存、運輸、處置等環節均列入全面監管范圍,并與廣東簽署了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形成跨省聯防制度和打擊合力。 |
相關閱讀:
- [ 01-09]中鋁蘭州分公司違法堆存危險廢物 環保部掛牌督辦
- [ 12-28]1阿兵哥摧毀1坦克?作家諷腦殘"立委"綁炸彈是廢物利用
- [ 11-24]漳州漳浦:全面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
- [ 11-20]廈門市工業廢物處置中心建成
- [ 11-15]環保部:把禁止洋垃圾入境納入督察 形成高壓態勢
- [ 11-06]醫療廢物非法交易頻發 盤點各國如何管理醫療廢物
- [ 11-02]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 審議并專題詢問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 張德江主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