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北部一名塞爾維亞族領導人16日清晨遭暗殺,塞爾維亞政府代表隨后拒絕參與定于當天重新啟動的塞爾維亞與科索沃對話;至少一名塞爾維亞政黨領導人指認西方國家“安全部門”參與暗殺。 【當事人中6彈】 奧利弗·伊萬諾維奇64歲,居住在科索沃北部城市米特羅維察。 當天早晨8時許,伊萬諾維奇遭多名不明身份槍手襲擊,中彈倒在他所屬自由、民主和正義黨的辦公樓外,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尸檢認定,他上半身中6顆子彈。 科索沃北部現有4至5萬塞族人。事發城市米特羅維察由伊巴爾河分為兩部分,北岸為塞族聚居區,南岸是阿爾巴尼亞族聚居區。 槍手乘坐一輛汽車逃離現場。科索沃警方后續在市內發現那輛汽車遭焚燒,推斷槍手從車內向伊萬諾維奇開槍射擊,得手后毀車滅跡。警方懸賞1萬歐元征集破案線索。 塞爾維亞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隨后向媒體通報,認定這是一次針對整個塞爾維亞的恐怖襲擊,塞爾維亞有必要參與調查。另外,武契奇說,他打算20日前往科索沃。 科索沃總理拉穆什·哈拉迪納伊拒絕塞方參與調查,同時聲稱可能邀請美國聯邦調查局協助調查。他聲稱,一些人可能會把這一事件政治化。 科索沃是位于塞爾維亞南部的一個自治省。科索沃2008年2月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獲得美國和多數西方國家承認。塞爾維亞始終堅持對科索沃擁有主權。 【兇手恐難落網】 塞爾維亞激進黨主席沃伊斯拉夫·舍舍利16日指認西方國家“安全部門”參與謀殺案。 接受一家俄羅斯電視臺采訪時,舍舍利說,“我不認為殺手們會落網,因為我確信西方國家安全情報部門介入了這一事件”。 這名塞爾維亞主要政黨之一的領導人沒有為自己所做指認提供任何證據,而是把兩個月前美國政府發布針對歐洲這一地區的一項新倡議作為伊萬諾維奇遇害的背景。 依照一些媒體的判斷,伊萬諾維奇立場溫和,主張科索沃塞族與阿族對話,一直與科索沃的歐洲聯盟法治特派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駐軍保持聯系,并且曾公開批評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政策。 一家科索沃法院2016年裁定他在科索沃戰爭期間犯有戰爭罪,判處他9年監禁。這一裁決去年被推翻,伊萬諾維奇獲釋,案件正在重審。 聯合國、北約等譴責兇手殺害伊萬諾維奇。北約承諾由它領導的多國部隊將繼續維護科索沃安全。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與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領導人通話,呼吁雙方保持冷靜克制,交由司法體系處置這一事件。 【談判再次停擺】 16日晚,民眾在塞爾維亞多所教堂外點燃蠟燭,悼念伊萬諾維奇。 塞爾維亞外交部長伊維察·達契奇告誡,伊萬諾維奇遇害威脅科索沃北部、乃至整個巴爾干地區的穩定。 北約1999年3月以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涉嫌種族清洗為由,向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發動空襲,科索沃戰爭爆發。同年6月,戰爭以南聯盟失敗告終。南聯盟2003年更名、2006年解體,黑山獨立。 科索沃2008年宣布獨立后,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當局關系緊張。歐盟把雙方關系和解作為它們加入歐盟的先決條件。2013年,雙方同意在歐盟主導下開始關系正常化談判。但談判過去一年多陷于停頓,原定16日重新啟動。 當天,伊萬諾維奇遭刺消息傳到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塞爾維亞代表團立即離開,返回貝爾格萊德,作為對這一事件的回應:“無論襲擊背后是誰……塞爾維亞族、阿爾巴尼亞族還是其他什么人,都必將得到懲罰。” 科索沃代表團則要求塞方回到談判桌,理由是“除了對話,沒有其他方式”。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呼吁雙方“避免在敏感時段發表危險言論”,努力向關系正常化邁進。(郭倩)(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1-11]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發表《金邊宣言》
- [ 12-26]德法領導人“新老之間”:“歲”不同仍相為謀
- [ 12-22]俄將對等回應車臣領導人被美制裁一事
- [ 12-22]俄將對等回應車臣領導人被美制裁一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