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吳濤)近來,蘋果“降速門”事件持續發酵,不但在美國遭起訴,還被中國上海市消保委要求其回應一些關于“降速門”的問題。19日,蘋果公司對此做出答復:下月起,iPhone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降速。 資料圖:紐約中央車站的蘋果專賣店iPhoneX銷售火爆,店內人頭攢動。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下月用戶可自選是否為iPhone降速 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向蘋果中國公司和蘋果全球總部分別發出查詢函,要求蘋果公司就一些問題19日前給出答復。 問題包括,“蘋果公司在系統更新中具體采取了什么措施導致手機性能下降?更新后iOS對部分系統組件進行靈活管理可能產生怎樣的后果?”“蘋果在提供更新方案時,如何將普通的更新和可能對手機系統產生不利影響的更新分開推出?”等。 19日,蘋果做出回復稱,蘋果下個月的系統更新中會加入一個新功能,讓用戶可以清楚看到他們電池的健康程度,提高透明度。 蘋果稱,他們從這次的事件中,努力汲取了教訓,并加以改正,在更新系統后,會提醒用戶,為保證你的手機不意外重啟,將略微減小手機的性能。 如果用戶不想控制性能,他們可以選擇關閉此功能,但蘋果不推薦用戶這么做,因為蘋果相信身邊有臺運行正常的 iPhone 對大家的生活十分重要。 上海市消保委:希望蘋果公司盡快落實 對于蘋果的上述答復,上海市消保委對蘋果方面的積極回應表示肯定,并希望蘋果盡快將相關的改進措施具體化并落實到位,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尤其是電池的質量和耐用性。 上海市消保委還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因此,蘋果公司有義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上海市消保委將持續跟蹤和關注此事。 資料圖: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攝 “降速門”事件持續發酵,多問題仍待解 蘋果“降速門”事件曝光后,蘋果發布說明,針對系統升級使舊iPhone機型速度變慢一事,將更換過了保修期電池的價格降低390元,從608元降到218元。 對于這樣的方案,很多地方不能接受。據外媒報道,蘋果在美遭多起集體訴訟,訴訟內容包括,蘋果“非但沒有針對受影響的iPhone手機提供免費電池更換,以解決電池缺陷,反而還試圖掩蓋這項問題”。 記者觀察發現,蘋果公司目前給出的說明仍存在諸多疑問。蘋果公布的可以優惠價更換電池的iPhone機型不包括iPhone6之前的機型,比如iPhone 5S。那這些機型是否也存在“降速”情況? 有用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其iPhone 5S也經常接到推送iOS新系統的通知,包括過iOS 10.2.1,而現在推送的是iOS 11,“有時候更新系統后就感覺變慢了。” 資料圖:iPhone X64G版本賣8388元,頂配的256GB版本則售價9688元。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5S用戶或還不在少數。京東數據顯示,iPhone 5S評論數超45萬,也算是一代經典了,這個數字比iPhone 6評論數(30萬 )還要多。 對于降速原因,蘋果稱,其推送的 iOS 10.2.1 中包含了一項軟件更新,其目的是用來改進峰值負載下的電源管理,以避免 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 和 iPhone SE 意外關機,在這一更新后,某些情況下,iPhone用戶可能發現性能變慢了。 既然一些早期iPhone機型更新iOS系統后可能發生降速情況,為什么蘋果不開放降級功能呢?11日,多位網友反映,蘋果悄然開啟了iPhone iOS系統的降級通道,幾乎覆蓋iPhone所有機型和版本,但隨后又關閉,目前還不知道這是系統BUG還是蘋果在做相關功能的測試。 針對這些疑問,記者聯系了蘋果相關部門獲答復“無法做出回應”。 延伸 三星或也陷入“降速門”,意大利機構展開調查 據外媒報道,意大利反壟斷機構18日表示,已經就蘋果及三星利用手機軟件升級降低手機運行速度、迫使用戶購買新手機的相關指控展開調查。 該機構指出,蘋果和三星疑似利用“一項普遍的商業策略,以缺乏特定元件為理由來降低其產品效能,并引誘消費者購買新版本產品。”機構還稱,若被定罪,兩家公司可能面臨數百萬歐元罰款。三星暫未對此置評。(完) |
相關閱讀:
- [ 01-19]蘋果將就“電池門”發布軟件更新 修復速度放緩問題
- [ 01-19]蘋果宣布把巨額現金轉回美國國內 需繳稅380億美元
- [ 01-19]稅改見效?蘋果公司五年內將在美投入3500億
- [ 01-12]每部蘋果手機凈賺151美元 利潤是國產14倍
- [ 01-15]上海市消保委就“降頻門”事件查詢蘋果公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