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出艙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國已有兩位女航天員飛天,但還沒有女航天員出艙活動。如今,兩位“巾幗”不讓“須眉”,正在向新的目標發起沖擊。 “困難和挑戰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王亞平描述了第一次參加艙外服試驗的過程,她穿著重達120多公斤的艙外服才工作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抖得拿不住筆”。而為模擬空間出艙活動,需要在地面至少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 劉洋也表示,體力將是女航天員在空間站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不過,女性比男性更具有韌性及親和力,這是她們長期生活在狹小環境中的“秘密武器”。 直面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共有540名航天員,其中27人在執行任務或進行訓練時殉職。 回想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重返地面過程中爆炸解體,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俄羅斯“聯盟一號”飛船返回落點偏離400多千米;巴西發射衛星時星箭爆炸,21名航天同行當場犧牲。由于擔心執行“神舟五號”任務的中國航天員受到影響,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曾召開座談會,沒想到變成全體航天員的“請戰會”。 “存在風險是載人航天的正常現象,這不會動搖我。”楊利偉當時表態說。沒過多久,他便克服無數艱難與驚險,遨游太空21小時23分鐘,環繞地球飛行14圈。 “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于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我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隊員們在建隊20周年之際重溫入隊誓詞。迎來空間站時代,他們已做好飛行準備。(完) |
相關閱讀:
- [ 01-06]我國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詞 全力備戰空間站工程任務
- [ 12-14]國際空間站三名宇航員將返地球 此次執行任務139天
- [ 12-12]日本擬參加美繞月空間站建設計劃 力爭首次登月
- [ 11-01]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人因工程:大國重器點睛之筆
- [ 07-04]美國“龍”飛船攜中國實驗從空間站返回地球
- [ 06-05]中國科學實驗項目將首次登上國際空間站
- [ 06-04]中國獨立設計實驗首次飛向國際空間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