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一場講述馬耳他歷史的3D燈光秀在馬耳他瓦萊塔的卡斯蒂利亞廣場上演。
1月20日,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正式成為2018“歐洲文化之都”。當晚,瓦萊塔四個主要廣場上演了3D燈光秀、舞蹈、合唱等節(jié)目。“歐洲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始于1985年,每年授予一座或兩座歐洲城市這項榮譽稱號,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及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
新華社記者 袁韻 攝

1月20日,一場講述馬耳他歷史的3D燈光秀在馬耳他瓦萊塔的卡斯蒂利亞廣場上演。
1月20日,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正式成為2018“歐洲文化之都”。當晚,瓦萊塔四個主要廣場上演了3D燈光秀、舞蹈、合唱等節(jié)目。“歐洲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始于1985年,每年授予一座或兩座歐洲城市這項榮譽稱號,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及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
新華社記者 袁韻 攝

1月20日,在馬耳他瓦萊塔新修復的特里頓廣場,一個巨大的牽線木偶“行走”在廣場上,同時數(shù)十名雜技演員在廣場上空進行表演。
1月20日,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正式成為2018“歐洲文化之都”。當晚,瓦萊塔四個主要廣場上演了3D燈光秀、舞蹈、合唱等節(jié)目。“歐洲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始于1985年,每年授予一座或兩座歐洲城市這項榮譽稱號,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及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
新華社記者 袁韻 攝

1月20日,在馬耳他瓦萊塔新修復的特里頓廣場,一個巨大的牽線木偶“行走”在廣場上。
1月20日,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正式成為2018“歐洲文化之都”。當晚,瓦萊塔四個主要廣場上演了3D燈光秀、舞蹈、合唱等節(jié)目。“歐洲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始于1985年,每年授予一座或兩座歐洲城市這項榮譽稱號,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及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
新華社記者 袁韻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