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題:法治的溫度,平安的基礎——2017年政法機關辦的“暖心事兒” 新華社記者白陽、熊豐、羅沙 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2017年,在法治中國建設的鏗鏘步履中,政法機關辦的這些事兒是否也曾讓你心中一暖? 這些案件,折射公平正義的腳步 2017年2月17日上午,內蒙古農民王力軍終于等來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無罪判決。不到一年前,他因無證收購玉米,被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 就在該案原審判決到再審改判期間,運行十余年的個人收糧必須辦證的規定被修改,農民等個人主體僅因無證收糧就構成違法犯罪的情況成為歷史。 “希望以后司法機關今后處理類似案件時,都能像這樣充分尊重刑法的謙抑性原則。”王力軍的辯護律師由衷地說。 從王力軍案再審改判,到“于歡故意傷害案”引發的社會大討論,一起起案件折射出法治中國建設穩步前行。 5月27日,備受關注的于歡案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開庭前一天,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公布本案中處警民警的調查結果,指出民警存在對案發中心現場未能有效控制、對現場雙方人員未能分開隔離等處警不夠規范問題。根據審查結果,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行政記過、黨內警告等處分。 從二審開庭到宣判,山東高院通過微博進行了全程直播,大量庭審細節、案件關鍵信息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清晰呈現在人們面前,恰如一場“全民法治公開課”。 “百名紅通”1號人員楊秀珠案一審宣判、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主犯被判處無期徒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莊嚴承諾,正在成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01-22]省委聘任12名法律顧問 推進新時代法治福建建設
- [ 01-21]政法機關打出系列“組合拳” 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 [ 01-20]“平安福建”建設路徑:以法治促長治
- [ 01-19]延平區司法局積極響應“三下鄉”號召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 [ 01-19]省委聘任12名法律顧問 推進新時代法治福建建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