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呂俊復團隊的科研“真經”
2018-01-22 21:34:0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項目摘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月18日下午,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偌大的會場里坐滿了科研“牛人”。 這是清華首次舉行的年度科研創新交流會。第一個登臺交流的,就是該校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一張薄薄的A4紙,短短五六分鐘,呂俊復闡述了他近三十年的科研心得:一、工科科研要面向國家經濟建設的重大需求,引領國際而不是跟蹤跟隨;二、應用研究要聚焦于技術創新,服務于整個行業;三、重大項目研究需要長期、持續付出,“冷板凳”可能會一坐多年。 而在不久前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正是這位衣著簡樸、話語平實的學者,憑借上述科研“真經”,帶領團隊以“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開發、研制與工程示范”項目摘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這個世界上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解決了我國劣質燃料的高效清潔利用問題,被國際能源組織認定為國際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發展的標志性事件,代表了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技術研發中心從歐美轉向了中國。 四川白馬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清華大學供圖 向每年8億噸劣質煤發起沖擊 很多人都用過鍋爐。但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么? 我國是燃煤大國,一次能源將近70%來自煤炭,而這個局面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無法根本改變,劣質煤高效清潔規?;洕檬制惹?。循環流化床技術正是潔凈煤燃燒技術的一種,把化工里的流態化技術轉移到燃燒領域使用。 呂俊復(后排右2)在指導學生清華大學供圖 “好燒的煤不會用到循環流化床鍋爐,這一技術主要就是針對劣質煤的?!眳慰徒o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年我國大概有8億噸劣質燃料。燒,如果技術不過關,就會產生大量環境污染;不燒,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即便任其堆放也會造成環境問題?!把h流化床燃燒具有燃料適應性強、污染控制成本低、深度調峰能力好的優點,一臺600兆瓦年每年可節約燃料成本5400萬元人民幣,是占煤炭總量30%的劣質煤清潔利用的最佳選擇。”呂俊復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