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將聚焦民生經濟 16地公布去年經濟成績單,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本周省級“兩會”將密集召開,專家普遍預測民生經濟話題將成為重點。另一方面,各地陸續公布去年經濟數據,顯示出了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良好趨勢。專家表示,2018年經濟將繼續穩中向好,結構持續優化,但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要警惕,經濟提質增效任重道遠。 各地相繼拉出“民生清單” 每年年初各省召開的“兩會”被視為新一年經濟工作的重要風向標。根據已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31個省級“兩會”將于月內完成全部議程,本周迎來密集召開期,目前包括浙江和江西等地區已經召開了相關新聞發布會。 業內普遍預測,民生經濟將成為各地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從各地此前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工作可以看出,2018年各地的主要目標幾乎都包括了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民生,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繼續對接用好國家守住民生底線的社會托底政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等。 實際上,各地已相繼拉出了2018年的“民生清單”。例如,江蘇省提出,2018年將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水平,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8%以上,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穩步提高城鄉低保一體化率和實際補差水平。 而北京市日前就2018年28件民生實事項目征集民意,包括新增3萬個學位緩解入園難、手機APP試點“無卡”乘公交地鐵和掛號看病、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地下人防空間提供1萬個停車位等。 繼2017年民生類支出完成1058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4%之后,廣東省提出,2018年將繼續加強財力統籌,確保落實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領域支出以及十件民生實事、底線民生資金。 在專家看來,2018年各地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將繼續提速,但目前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著力解決。“以養老為例,目前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比較健全,作為第二支柱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即企業年金發展相對滯后,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金維剛指出,目前包括人社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協同銀行業、保險業、基金業等相關行業加快研究個人養老金制度方面的政策。 |
相關閱讀:
- [ 01-22]中國經濟讓世界看好(國際論道)
- [ 01-22]2017年中國經濟亮點回眸 高質量發展邁出一大步
- [ 01-22]高質量發展邁出一大步(經濟形勢理性看)
- [ 01-22]民調:特朗普上任一周年 支持率下滑但經濟受認可
- [ 01-21]長江海事轄區2017年死亡失蹤人數創近五年最低
- [ 01-21]【經濟實說·大家談】GDP總量突破80萬億元釋放多重信號
- [ 01-20]中國經濟穩步前行為全球復蘇增添動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