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國務院國資委在國新辦發布統計數據:2017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4230.8億元,首次突破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5年來最好水平。 回首2017年,國企改革發展成績單亮眼;展望2018年,國企將通過深化改革繼續凸顯國之重器的實力與擔當。 1.顏值:新動能帶動國企向高質量發展 “慧眼”衛星遨游太空,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兩架C919大型客機試飛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2017年,這些代表著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突破,都深深地銘刻著中央企業耕耘的足印。 厲害了,咱的國有企業。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53家中央企業的83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占到獎項總數的35%。 中央企業的“雙創”成果同樣顯著,到2017年年底搭建各類“雙創”平臺970個,同時建成了實體孵化器和科技產業園271個,11家企業成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國企高端突破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掌聲的同時,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步伐也在加快,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提升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使得鋼鐵、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造船等傳統行業運行效率、產品的附加值獲得很大的提升。 “科技創新加快了中央企業新興產業的培育,新動能加快發展,帶動央企提質增效。這些成績的取得為中央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1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 2017年,98家中央企業中,4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石油石化、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打了翻身仗,為整體效益增長奠定了基礎;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效益穩步增長,對中央企業整體效益貢獻超過40%;10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企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全年效益同比增長31%。 |
相關閱讀:
- [ 01-19]李錦: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
- [ 01-17]國資國企改革不能搞全盤私有化
- [ 01-15]2018年國企改革施工圖浮出水面 將釋放新一波紅利
- [ 11-21]國企改革新突破:地方國企唱主角 行業領域再拓寬
- [ 11-02]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國企改革提速進入新時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