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潮軍走訪貧困戶。 程景偉 攝 周潮軍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步是走訪調研,掌握貧困戶的真實訴求。周潮軍發現,村民們的貧困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貧困戶達39戶133人,貧困發生率達8.65%。 “角灣村農民之所以難以脫貧,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發展的路子不明確;整條村子軟弱渙散,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周潮軍稱。找準癥結之后,周潮軍積極向廣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匯報,該廳決定:從加強黨建和“三引”(引林進村、引游進村、引商進村)兩方面入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富不富,關鍵在干部”。周潮軍意識到,必須提升角灣村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于是,他積極推動基層黨建根基延伸到自然村,將原來的行政村黨支部調整為村黨總支部,并在自然村、合作社成立5個黨支部,創新“支部+黨員+鄉賢+村民代表”的黨群協商會機制,引導全體村民推進新農村示范村建設。 由于角灣村有一定的養蜂基礎,且生態環境良好,蜂蜜質量上乘,養蜂產業符合當地的氣候和資源環境,有利于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周潮軍通過廣東省商務廳自籌資金獎補和免費發放蜂箱蜂種措施,鼓勵支持貧困戶擴大養蜂規模,同時對蜂蜜產品包裝設計,線上電商平臺銷售,解決了貧困戶擔心銷路不暢的問題。 目前23戶貧困戶養蜂約180箱,貧困戶郭文水表示,其2017年養蜂收入有9000多元,春節后他還想擴大養殖規模。 為了豐富蜜源,結合角灣村地處梅關古道和珠璣古巷中間驛站特殊區位優勢,周潮軍引導農戶種植油菜花近200畝,2017年擴大種植面積至400畝,變冬閑田為休閑勝地。 利用現有山林資源,角灣村種植了80畝油茶,接下來將擴種至200多畝。“爭取在未來幾十年油茶都能為村里帶來穩定的收入”,周潮軍如是說。 此外,投資近200萬元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以及投資30萬元改造重建升級的角灣水電站,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和貧困戶提供穩定收益約35萬元。記者了解到,光伏項目2017年獲得了近8萬元的收益,分紅日前已經發到了貧困戶手中。 駐村扶貧之初,周潮軍曾立下“軍令狀”:確保到2018年角灣村相對貧困戶39戶133人全部脫貧。可喜的是,2017年39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超過8000多元,比幫扶前增長超過一倍,預計達八成以上貧困戶實現脫貧。 除了貧困戶的收入得到了提升,在駐村工作隊的推動下,角灣村也越來越美麗:舊危房拆去、新樓房拔地而起,文化廣場、10公里多的休閑觀光道已經建好,瀝青路修到了家門口……人居環境大大改善。 “扶貧工作要講真情懷,沉下心去做實事。”周潮軍坦言,剛開始時,貧困戶們對一些幫扶舉措并不理解,但時間長了,他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就轉而信任我們。 未來,周潮軍要繼續和角灣村的村民一起繪就新時代美好生活新畫卷。“角灣產業更加興旺,貧困戶全部脫貧致富,這是我最大的愿望”,他如是說。(完) |
相關閱讀:
- [ 09-12]電視劇須摒棄拼數量的粗放發展
- [ 09-06]抒寫時代精神 展現美好生活——近年來電視劇創作巡禮
- [ 08-05]廣電總局:衛視黃金時段不得編排娛樂性較強電視劇
- [ 04-25]老媽沉迷電視劇 高中女生無法忍受離家出走
- [ 03-24]首部再現中華民族14年抗戰電視劇《民族記憶》開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