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數字轉型 文/卡爾·比爾特 瑞典前首相、前外交大臣,歐盟前南斯拉夫問題調解人,前南問題國際會議兩主席之一 每年,世界經濟論壇都會發布《全球風險報告》,其中總結了全球專家和決策者的觀點。今年,網絡安全在全球關注榜上名列前茅,理應如此。2017年,世界連續發生網絡襲擊和安全漏洞,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理由認為2018年會有所不同。最緊迫的是,我們必須將“對網絡進行治理”和“利用網絡進行治理”兩手一起抓。否則,數字技術所產生的機會將會因為監管和法律部門的競爭而白白浪費,最終形成新的界限和新的全球緊張狀態。 此外,還有一個更廣泛的問題:我們以極快的速度邁向數字時代,但確保全球穩定的措施遠遠落后了。在諸多方面,我們的世界仍是一個威斯特伐利亞框架組織。有邊界的國家構成了國際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的互動以及它們共享主權的意愿,決定了當前世界秩序。 但全球化已經逐步改變了基本現實。全球化的力量在一戰前的幾十年以來一直起起伏伏,最近則受到了地緣政治以及降低技術變革速度的力量的制約,但數字轉型將推動全球化繼續前進,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畢竟,互聯網的關鍵特征便是無領土架構。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界限,對威斯特伐利亞秩序的基礎構成了直接挑戰。 這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發展趨勢,因為它讓言論自由、跨境商品和思想交換更便利了。但是,和一切人類發明一樣,互聯網可能被濫用,網絡犯罪、網絡騷擾、仇恨言論、煽動暴力以及網絡激進化的崛起就是明證。 在未來幾年中,打擊這些濫用互聯網的行為需要緊密的國際合作,以建立和執行共同規則。孤立不是出路,因為沒有哪個政府能夠單槍匹馬解決自身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大批組織將技術界、企業、政府和公民社會聯合起來。如今,ICANN(互聯網名稱和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W3C(萬維網聯盟)對互聯網構架提供基本治理。但網絡治理要復雜得多。在這方面,機構眾多,互不協調。 說它擁擠,是因為各方為了制定網絡空間規范框架而展開競爭。許多國家存在多個相關部門監管網絡活動的情況。不同網站和在線服務的社區章程和服務條款相互沖突。公共和私立開發者決定著不斷變化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設計。各種社會組織也在提出自己的網絡原則,而國際組織則試圖制定多邊協議。 說它不協調,是因為各國工作重點彼此沖突,政府間合作基本陷入停頓。更糟糕的是,不同相關利益方進行互動和制定操作方案的空間太少。 在缺少一致框架的情況下,各國政府往往會采取短期單邊措施,包括強制性數據本地化、過度的內容限制、侵入性監視等,來解決眼前的顧慮。但這樣一來,它們也有可能加劇而不是減緩國際緊張的狀態。 數字治理涉及從網絡安全到經濟到人權的一切方面,而由于在不同的司法轄區適用哪些法律還存在不確定性,結果是所有法律的執行都遭到了削弱,所有人都因此蒙受損失。 此外,解決一個層面問題的措施,可能很容易影響到其他層面,這意味著不協調的匆忙決策可能造成消極的后果。 我曾經有幸主持互聯網治理全球委員會,我們的2016年報告強調了這些風險,并提出制定“新的社會契約”來確保互聯網的普及性、包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后的進展十分有限。由于聯合國制定全球網絡規則的努力遇到了瓶頸,我們必須有其他方案推動這一進程。 幸運的是,網絡空間穩定全球委員會最近發布了重要的《保護互聯網公共核心倡議》。而即將在渥太華召開的全球互聯網和司法會議,將為決策者提供新的寶貴機會,讓其繼續朝著制定解決方案的方向努力。 這些技術和法律事宜對于全球從工業時代到數字時代的轉變至關重要。要避免法律軍備競賽,決策者需要為各種微妙問題制定明智的方針,包括調查的互助框架、域名管理機構和服務提供商在治理網絡人身攻擊方面的作用等。 實現不同司法轄區間的政策一致性應該是工作重點。這需要所有相關利益方進行直接持續的互動。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建立一個保護互聯網的跨國性質、保護人權、打擊濫用并維持真正的全球數字經濟的框架。 2004年,科菲·安南(Kofi Annan)說,“在管理、促進和保護互聯網在我們生活中的存在時,我們需要的創造力不比發明互聯網更少。”威斯特伐利亞已經離我們遠去。接下來會出現什么取決于我們。(《中國新聞周刊》2018年第5期) |
相關閱讀:
- [ 01-24]IMF上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 [ 01-23]報告吁關注全球貧富差距擴大:1%人口擁有82%財富
- [ 01-24]法國各界悼念餐飲界“戴高樂” 其曾在全球打造了廚師經典形象
- [ 01-24]受全球經濟回暖帶動 日本連續兩年實現貿易順差
- [ 01-18]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呼吁合作解決全球挑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