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重在“兩只手”形成合力
2018-01-25 18:35:5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盤活農村資源要素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用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能促進各類城鄉生產要素有效配置,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補齊現代農業體系短板。要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農業規范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業提質、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鄉村振興的金融需求量大,應進一步促進資本來源多樣化,有效吸收社會資本,發揮其在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推動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相結合,提高信息技術服務“三農”的水平,打破傳統農業發展的路徑依賴,增強供給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此外,還要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與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堅持因地制宜,在目標設定、體制創新、產業提升上多下功夫,增強現代農業對精準扶貧的帶動作用。 二是根據市場供需變化,調整農業結構。我國農業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問題依然較為突出,要深入研判市場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最新態勢,并以此為依據,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將結構調優、調高、調精,更好適應市場。 具體來看,應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推動農業生產結構向市場緊缺產品、優質特色產品調整,發展“種養加銷”一體化模式,加強農業多功能性,拓展農業增值空間;以品牌為引領,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由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轉變,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機制;緊跟消費需求變化,加大創新力度,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新業態的發展,帶動鄉村旅游消費升級,使市場成為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助推器”。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優勢,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激活城鄉發展要素,充分挖掘農村市場,補齊“三農”發展“短板”,使政府和市場“兩只手”形成合力,引導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各方面資源,踴躍投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喬洪武 高樹軍) |
相關閱讀:
- [ 01-25]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 [ 01-25]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在榕召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 01-23]永泰縣探索構建鄉村治理體系
- [ 01-22]福建兩位教師獲“馬云鄉村教師獎” 每人獎10萬
- [ 01-22]第三屆“馬云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三亞舉行
- [ 01-18]【光明網專論】秦富:鄉村振興亟需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
- [ 01-18]福建農網改造升級 助推鄉村生態旅游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