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1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國際咨詢巨頭安永(Ernst&Young)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買家在歐洲范圍內最青睞的收購標的仍是德國企業。據安永統計,2017年中國企業在德國并購金額上升(同比,下同)9%,達到137億美元(122億歐元)的歷史新高。德國工商大會主席25日對此表示歡迎。 安永的這份報告顯示,盡管2017年中國在歐洲范圍內的并購總金額和項目數均出現下滑,但中國在德并購總金額仍逆勢上揚,顯示出中國投資者對德國企業的并購熱情不減。 安永德語區中國業務部門負責人孫軼表示,中國投資者對德國的工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開展并購的興趣一如既往地高,并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出手。她指出,除傳統工業領域投資外,德國的時尚、零售、食品和制藥業正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青睞的目光。 報告同時顯示,2017年的并購案例中,中國在德國有三起并購的規模進入歐洲前十,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以67億美元并購德國能源服務商ista(第三),其次分別為海航集團成為德意志銀行最大股東,以及尚有待美國審查的中國科瑞集團收購德國Biotest公司。盡管去年一年間中國在德國并購項目數同比下降了21%,交易總數仍達到54起。 對于中資在德國再創新高的并購規模,代表德國經濟界利益的德國工商大會(DIHK)主席史偉哲(Eric Schweitzer)表示歡迎。 史偉哲25日向德媒表示,德國工商大會認為這一發展趨勢基本上是好的,“(借助并購)中國由此也為德國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史偉哲表示,與此同時,德國企業在華投資則達到逾800億歐元(德國工商大會估算數據)。他表示,正因如此,兩國的雙向投資越來越趨于平衡這一現象是值得歡迎的。 “在德中資企業投資形式多樣,帶來資本和幫助德國企業通向亞洲市場,承擔社會責任、創造工作崗位。”德國中國商會干事長段煒提醒,中國在德國同樣也有大量優秀的綠地投資,外界不應只關注收購兼并。他同時指出,德國政府修改對外投資條例,縮緊外資投資審查是一個錯誤信號。(完) |
相關閱讀:
- [ 12-26]財經觀察:德國經濟增長勢頭能否持續
- [ 10-31]財經觀察:英國“脫歐”對德國經濟影響幾何
- [ 10-13]研究表明柏林對德國經濟貢獻不如人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