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6年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670美元,屬于低收入國家。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卻是世界上肥胖和糖尿病等“富貴病”患者人數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走在印度大街上你會看到,許多人盡管上下身比較瘦弱,但卻挺著個大肚腩,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慢悠悠很吃力地挪步。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稱,印度糖尿病患者人數全球第一。2000年,印度糖尿病患者為3170萬,預計到2030年翻一番,達到7940萬。肥胖和糖尿病向印度經濟欠發展地區蔓延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在昌迪加爾,較低社會經濟地位或貧困人群的糖尿病比例高達26.9%,是富裕人群發病率12.9%的兩倍多。印度糖尿病患病率為7.3%,前期患病率為10.3%。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評估與測量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印度超重或肥胖者占總人口的比例已從6.4%上升至18.8%。而據國際糖尿病聯邦委員會預計,隨著印度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飲食中含糖量和脂肪量增多,到2040年,印度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至1.23億人,約占總人口的1/10。 印度國家營養研究所研究員阿米特對本報記者說,首先,飲食不均衡是造成肥胖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大部分人都是素食主義者,即便非素食主義,一周食肉量也有限。為了彌補肉食缺陷,印度人也會在茶歇時間進食,同時喜愛甜食。這樣的飲食習慣和結構容易造成身體發胖和得糖尿病。 其次,缺乏完善的醫療體系也是一部分原因。印度有醫療保險制度,但在絕大多數人口生活的城郊和農村地區,購買醫保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印度人就醫需要自掏腰包,只有富人才能得到優質醫療服務。而且印度醫生嚴重匱乏,截至2015年,印度大約有80萬名內科醫生,只占印度總人口的1/1200,“僧多粥少”顯而易見。 再次,不良生活習慣也使人發胖。有數據顯示,印度的青少年和外企工作人員已成肥胖癥高發群體。比起成年人,青少年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大半天,甚至整日沉迷手機;而外企職員經常值夜班、飲食不規律、抽煙、久坐,從而導致肥胖。 現在印度社會已經意識到控制肥胖的重要性,但一部分人的應對方式比較特殊:做減肥手術。據稱印度政府愿意為300萬職員提供免費減肥手術。不過,與這些減肥手術相比,街頭越來越多的健身房則是印度人戰勝“富貴病”的最好方式。(苑基榮) |
相關閱讀:
- [ 11-08]智利總統出席世衛組織大會 稱智利肥胖率過高
- [ 10-30]研究:單獨吃飯或致腹部脂肪堆積 增加肥胖風險
- [ 10-24]研究:智利成年女性肥胖率達32.8% 系南美洲最高
- [ 09-05]領養孩子門檻高?澳大利亞多位居民因肥胖遭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